↑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电解水

    C.活性炭吸附异味

    D.高粱发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充当保护气的气体是(  )

    A.氦气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 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干冰

    B.液氧

    C.食醋

    D.臭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炭黑制笔芯

    B.金刚石裁玻璃

    C.焦炭冶炼金属

    D.石墨做电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 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塞紧胶塞 B.加入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刷洗试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车用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装运乙醇的包装箱需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B.碳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原子序数等于7的是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 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锌

    B.C60

    C.氯化钠

    D.氢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 B.H2

    C.CO D.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建立基本的化学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B.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

    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石蜡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石蜡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的蜡烛都将熄灭,其中熄灭的原理与其他不同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 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CH4﹒nH2O),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水合物中含有冰

    B.甲烷水合物由四种元素组成

    C.甲烷水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大量使用可燃冰会使温室效应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小辉自制了如下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中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B

    碳粉

    铁粉

    磁铁吸引

    C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过滤

    D

    氮气

    氧气

    A.A B.B C.C D.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实验室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和白磷(看状态)

    B.石灰水和蒸馏水(闻气味)

    C.硬水和软水(加明矾)

    D.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燃着的木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表示反应 石的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6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7: 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即热盒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其加热原理有多种。

    (1)如图中即热盒饭的加热材料是生石灰,加水后放热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该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2)有一种新型的即热盒饭,它的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铁及氯化钠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在铁和氯化钠的作用下,镁与水能迅速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碳灭火已有百年历史。二氧化碳能加压液化装入钢制灭火器中,对这一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灭火是再将二氧化碳喷出,有_____和_____的作用。扑救电器火灾是,如果电压超过600伏,切记要先_____在灭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分馏塔中利用石油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列举一种减压分馏的产品_____

    (2)常压分馏可以得到汽油和柴油,其中汽油属于_____ (填所属物质类别)。它们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气体有_____(填一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3)石油炼制可以使石油资源综合利用,其重要意义是(写一条)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正常的雨水也呈酸性,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其燃烧后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中国的酸雨多为硫酸雨,少量为硝酸雨,其中硫酸的形成的原理如下:

    酸雨可以导致土壤酸化,诱发植物病虫害,使植物大幅减产。大气无国界,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共同采取对策。

    (1)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_____。

    (2)请写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含有硫酸的雨水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请写出其中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

    (3)你认为山西省为减少酸雨现象能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这是低温工业生成氢气的重大突破,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1)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该反应的变化实质是一氧化碳分子分裂成碳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_____

    (2)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_____ 反应速率。

    (3)有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_____一定不变,分子的_____ 可能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完燃烧的条件,同学们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有关实验进行整理复习。

    (1)请从燃烧条件具体分析实验1中火柴的作用是_____,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硫先熔化后燃烧,这是因为硫的熔点比其着火点_____(填“高”或“低”),图2所示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图中A~E为初中化学常见纯净物,其中A是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空间内发酵产生的一种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若D在常温下为液体,则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若D和E组成元素相同,则D→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E→D的转化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请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b_____。

    (2)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 , 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鉴定瓶中气体为二氧化碳操作是_____。

    (3)若用A装置制氧气,则所加药品是_____, 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错拿稀硫酸倒入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发现产生气泡速度越来越慢。于是同学们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与稀盐酸反应非常相似,但是由于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物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会逐渐缓慢,因此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活动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室温下,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 直径为2mm石灰石的试管中注入不同浓度的稀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观察现象,记录见表一。

    表一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 mL)

    35

    47

    55

    51

    42

    实验活动二   选择合适反应温度:

    操作:在盛有1g直径约为2mm石灰石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但温度不同的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记录见表二。

    表二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1)分析处理以上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有:

    ①室温下,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__;

    ②当硫酸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其中最合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温度为_____。

    (2).上述实验活动后有同学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速率还受什么因素影响?设计装置如图所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装置中红墨水的作用是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再次组织攀登。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需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

    (1)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气,请计算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_____。(写明计算过程)

    (2)你认为第(1)小题的方法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