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朝和唐朝   B. 西汉和唐朝   C. 唐朝和明朝   D. 秦朝和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 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 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 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 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与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相关?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荒灾,无以为生,于是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这段话陈述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

    A. 原因

    B. 经过

    C. 结果

    D. 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宋明有诺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文轻武

    B. 宋朝重武轻文

    C.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从军收入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诗句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 设置特务机构   B. 设立军机处   C. 实行八股取士   D. 制造文字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助长了台独势力。三国时期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

    A. 枢密院

    B. 宣政院

    C. 澎湖巡检司

    D. 台湾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 驻藏大臣   B. 西域都护   C. 新疆行省   D. 台湾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商人,要从江南的余杭经大运河运货到洛阳,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A. 黄巾起义

    B. 黄巢起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安史之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该皇帝解除功臣与武将权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A. 推行科举,选拔人才   B. 防止武将夺权   C. 防止文臣夺权   D.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大致反映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人建立帝国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建立帝国和完成天下为一的君主分别是(    )

    A. 李渊和李世民   B. 宋太祖和宋高宗

    C.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顺治帝和康熙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16年《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评说《资治通鉴》”播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 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他的著作形象再现400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这位科学家的著作是

    A. 《农政全书》

    B. 《梦溪笔谈》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阅读下列连环画,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

    A. 三国归晋

    B. 黄袍加身

    C. 成吉思汗

    D. 李自成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同学在自学“闭关锁国政策”这一内容时,自制了一张小卡片,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实行的根本原因

    ②该政策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③该政策从根本上抵御了外国的殖民侵入

    ④该政策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说它是“一部封建制度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控告书”,还有人说它是“一部悲剧爱情史”。上述评论指的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

    (盛世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这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2)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什么?

    (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4)试举两例唐朝时对外交往的事例。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任意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书卷,请结合以下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你方唱罢我登场

    ——政权卷)

    材料一:读下图

    (1)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标新立异传千秋

    ——制度卷)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分析这种制度的作用。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交流卷)

    材料三:入宋以后,对外交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陆上对外贸易仍在继续,但规模有限,海上贸易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身海洋,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陆及海:宋代贸易格局的转型及衍生》

    (3)两宋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宋代对外贸易重心……转向海洋”的因素。(写出两点即可)

    (渡尽劫波兄弟在

    ——民族卷)

    材料四: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4)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有战有和,请举出北宋与辽的一次议和南宋与金的一次战役,并叙述出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的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赵普答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

    朝代

    设立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雍正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1)通过材料一可知,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2)针对材料二赵普所说的“权”“钱”“兵”问题,宋太祖采取了哪项措施来解决“兵”的问题的

    A.解除禁军将领权,调换将领断兵连B化事权弱宰相,多重机构分大权

    C.文臣州县任长官,频繁调动设通判D.节度收税被取消,转动财赋归中央

    (3)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明太祖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