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只小球,当初速度为v0时,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的飞行时间为t0.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t随v变化的函数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上匀减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减速为零的时间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地势低

    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C.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D.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相邻三滴水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 m/s2)(  )

    A. 0.01 s   B. 0.02 s   C. 0.1 s   D. 0.2 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块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平行板电容器,极板Ⅳ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极板M和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在两板相距为d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的带电量Q不变,下面的操作中将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的是   (   )

    A. 仅将M板向下平移

    B. 仅将M板向左平移

    C. 仅在M、N之间插入云母板(介电常数大于1)

    D. 仅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且不和M、N接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8m/s2比5m/s2小

    D.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让它们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4个式子来表达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述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F-Ma   B. ma   C. mg   D. M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

    B.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

    C. 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

    D. 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E.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方便地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R1、R2,且R1=10R2。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在实验中,为了使小电珠的电压在开始时有最小值,在闭合开关前,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1和P2应分别放在各自的       端(选填“a”或“b”)和       端(选填“c”或“d”);

    (3)采用这个电路能够达到精细调节小电珠两端电压的目的,其中变阻器       (选填“R1”“R2”或) 用于精细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2·北京卷)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图(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___________,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___________。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14分)如甲图所示,长为4m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BC在B处平滑连接,有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与位移x的关系按乙图所示规律变化,滑块与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B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冲上斜面,则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多大。(sin37°=0.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的角度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根上粗下细、粗端与细端都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横截面积S1=4S2,下端与大气连通.粗管中有一段水银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与粗管和细管的交界处齐平,空气柱和水银柱长度均为h=4cm.现在细管口连接一抽气机(图中未画出),对细管内气体进行缓慢抽气,最终使一半水银进入细管中,水银没有流出细管.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

    ①求抽气结束后细管内气体的压强;

    ②抽气过程中粗管内气体吸热还是放热?请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为θ=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其中AC的右方存在有折射率为1的透明介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可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硬币或钢针能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

    B.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大

    E.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F.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