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填空题 3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打造“成渝第二城”,共创美好生态南充。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高粱酿酒   B. 炸药开路   C. 石头雕刻   D. 牛奶发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

    B.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

    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碱都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规定食盐必须加碘,“碘”是指“碘元素”

    B.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是绿色的食品

    C.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中毒

    D. “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 白、 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 食醋   B. 火碱   C. 生石灰   D. 草木灰(含 K2C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活处处有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 铁制品生锈后不要轻易去除,以减缓铁的锈蚀

    C. 误服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

    D. 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① 2Fe——2 个铁原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 2H——2 个氢元素   ⑤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

    C.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稀盐酸、NaOH、NaCl三种溶液

    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再相互混合,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B.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镁粉和铝粉

    C.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Cu(OH)2和CuO 固体

    D. 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______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下同)变质。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如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_________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

    (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__________;

    (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质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KNO3溶液。

    (4)由表中数据可知,若KNO3和NaCl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最小的取值范围是____(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下同),T最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a一定显________性。

    (2)白色固体b一定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乙的名称:乙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选择D装置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石灰石,产生气体质量与石灰石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后称的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8.1g,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