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图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在移动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为负方向最大

    B. 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

    C. 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

    D. 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2 Ω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 45°=1.0 Ω

    D.在该导体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若电流表内阻1 Ω,电压表内阻5 000 Ω,Rx约为10 Ω,则下图中哪个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  )

    A.甲电路,偏大   B.甲电路,偏小

    C.乙电路,偏大   D.乙电路,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1  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 A

    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0 W

    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4 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0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

    B.电源电动势为8 V

    C.电源内阻为4 Ω

    D.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分别固定有带电荷量绝对值均为Q的点电荷,其带电性如图所示.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为O,在两条对角线上分别取点A、B、C、D且OA=OB=OC=OD.不计电子重力.则( )

    A.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

    B.C、D两点电势相等,A、B两点电势不相等

    C.电子从C点沿直线运动到D点,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电子从O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   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表A1的偏转角大于安培表A2的偏转角

    B.安培表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2的读数

    C.伏特表V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2的读数

    D.伏特表V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2的偏转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下列测量仪器所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当小灯泡发光时其灯丝的电阻会随着发光亮度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电流I和电压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I(A)

    0.12

    0.22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请你根据上表数据的特点,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0~10 Ω)、电源、小灯泡、开关和导线若干.

    (2)在图所示坐标纸上画出小灯泡的U­Ⅰ曲线,并定性分析灯丝的电阻与灯泡发光亮度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面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2.0 Ω的电源两端,利用上面的U­Ⅰ曲线可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______W,电源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一般地说,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并不一定等于额定电压,家庭里通常不备电压表,但可以借助电能表测出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现在电路中只接入一个电热水壶,壶的铭牌和电能表的铭牌分别如图(a)和(b)所示.测得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25转的时间为121秒,求此时加在电热水壶上的实际电压.(电热水壶中的电阻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μ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接通电键K。电流稳定后,求:

    (1)流过电源的电流;

    (2)电阻R3两端的电压;

    (3)从接通电键K至电路达到稳定的过程中流过R4的总电荷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 Ω,R2阻值未知,R3为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P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电流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两点是滑片P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a)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U0=1000V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两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线射入,A、B板长l=0.20m,板间距离d=0.02m.加在A、B两板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图线如图(b)所示.设A、B间的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在每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恒定的.两板右侧放一记录圆筒,筒的左侧边缘与极板右端距离b=0.15m,筒能接收到通过A、B板的全部电子,以t-0时(见图(b),此时u=0)电子打到圆筒记录纸上的点作为y坐标系的原点,并取y轴竖直向上.

    试计算(1)电子能穿出偏转电场的偏转电压的最大值为多少?

    (2)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Y。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点电荷A、B相距为2d,电量分别为+Q和-Q.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电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q远小Q),现将小球p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向下运动到距C点距离为d的O点时,速度为v.已知MN与AB之间的距离也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O间的电势差UCO;

    (2)小球p经过O点时加速度的大小;

    (3)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速度的大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