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                          (   )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

    A.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 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 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军事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 美国想凭借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二月革命”的爆发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二月革命后,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  )

    A.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 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C. 继续进行民主革命   D.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  )

    A.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 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C. 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 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讲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

    A. 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C. 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 维护邦联制   B. 加强中央权力

    C. 巩固联邦制   D. 保障各州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

    A. 政府对议会职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 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评论道:“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其中“恐怖统治”的实质是指                                           (  )

    A. 军事独裁和侵略战争   B. 封建专制统治

    C. 资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D. 《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 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B.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D. 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近代一位诗人曾感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

    “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  )

    A. 火烧圆明园   B. 清政府割让台湾

    C. 八国联军侵华   D. 国民党败退台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 义和团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

    A. 反对霸权   B. 睦邻友好

    C. 多边外交   D. 不结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B. “皇帝是国家元首”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长沙丞相”“軑侯之印”等印章,使墓主人的身份得以最终确认。印章的名称反映出当时                             (   )

    A. 宗法制在全国仍在实行   B. 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

    C. 郡县与封国并存   D. 相权已被分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任何一个研究、解释历史的人,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种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历史观的是(   )

    A.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B.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 “太极生阴阳”

    D. “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 美国内战时期

    C. 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D. 巴黎公社期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

    A. 启蒙思想   B. 生物进化论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