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证明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以下叙述的内容,符合上述情况的有

    A.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由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B. 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后来由爱因斯坦用实验证实了光子的存在

    C. 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验证

    D.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II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B. 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I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I、II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D. 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斜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

    A.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于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等于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

    A. 0.6小时   B. 1.6小时

    C. 4.0小时   D. 24小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为n1 ,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2,初级线圈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V,负载电阻R=44Ω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初级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

    A. 1:10   B. 10:1   C. 5:1   D. 1: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学家利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X是中子

    B. 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出现质量亏损

    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场中有光滑的水平桌面,在桌面上平放着内壁光滑、底部有带电小球的试管.在垂直于试管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试管向右匀速运动,带电小球能从试管口处飞出.关于带电小球及其在离开试管前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带负电

    B. 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C. 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

    D. 要保持试管匀速运动,拉力F应逐渐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上固定有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两根相同的导体棒,导体棒MN上方轨道粗糙,下方光滑,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两根导体棒同时释放后,观察到导体棒MN下滑而EF保持静止,当MN下滑速度最大时,EF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刚好到达最大静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导体棒EF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sinθ

    B. 导体棒MN的最大速度为

    C. 导体棒MN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mgsinθ

    D. 导体棒MN所受重力的最大功率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列简谐波沿 轴传播,其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质点O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形成的简谐横波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4m/s,波源O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8s,B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则___________

    A.图中x轴上O、A之间的距离为3.2m

    B.波源O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此后的周期内回复力对波源O一直做负功

    D.经半个周期时间质点A将向右迁移半个波长

    E.图示时刻质点B所受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正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 (g取9.8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的, 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改装的电流表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阻值为4.0 Ω的定值电阻。

    (1)已知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100 μA、内阻rg=2.0 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mA,应并联一只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

    (2)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______。

    (3)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电压表

    读数U/V

    5.26

    5.16

    5.04

    4.94

    4.83

    4.71

    4.59

    4.46

    改装表

    读数I/mA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距地面高h=0.80m,桌面上放置两个小物块A、B,物块B置于桌面右边缘,物块A与物块B相距s=2.0m,两物块质量mA、mB均为0.10 kg。现使物块A以速度v0=5.0m/s向物块B运动,并与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B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与桌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0.80 m。已知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A速度的大小;

    (2)两物块碰撞后物块B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

    (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A、B所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半径足够大的两半圆形区域I和II中存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两半圆形的圆心分别为O、,两条直径之间有一宽度为d的矩形区域,区域内加上电压后形成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M点沿与直径成30°角的方向射入区域I,而后从N点沿与直径垂直的方向进入电场,N点与M点间的距离为L0,粒子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2v0,随后将两直径间的电压调为原来的2倍,粒子又两进两出电场,最终从P点离开区域II.已知P点与圆心为的直径间的距离为L,与最后一次进入区域II时的位置相距,求:

    (1)区域I内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与方向;

    (2)矩形区域内原来的电压和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3)大致画出粒子整个运动过程的轨迹,并求出区域II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4)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气缸和活塞与外界均无热交换,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平衡,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

    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气体A和气体B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E.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S=2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和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M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底H=30cm处有a、b两限制装置(a、b的体积可以忽略),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p0=1.0×105Pa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7℃。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其状态变化如图乙中的A、B、C所示,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活塞上升了4cm.活塞不漏气,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g=10m/s2.求活塞的质量和物体M的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腰长为a,∠A=90°。一束细光线沿此截面所在平面且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上的中点,光进入核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试求:

    ①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②光从AB边到AC边的传播时间t(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