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不属于复合材料
    B.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净水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C.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D.世博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反应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2H++Cl-+ClO-
    B.含有大量N03-的溶液中,可以同时大量存在H+、Fe2+、Cl-、SO42-
    C.常温下在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证明常温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溶解度
    D.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olC20H42的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D.1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5molNa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下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甲、乙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
    C.在四种金属中乙的还原性最强
    D.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2-3、⑥SO2-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4mol/L HB溶液和0.2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B-)>c(H+)>c(OH-
    B.常温时,pH=2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相等
    C.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D.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填计算结果).
    (2)合成培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__300℃(填“>”、“<”或“=”).
    T/℃ T1 300 T2
    K 1.00×107 2.45×105 1.88×103
    (3)N2和H2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不同温度下NH3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H3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4)在上述流程图中,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NO+6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由物质己电解得到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Al+3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______.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寻教师指出应在______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______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______.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烯烃中碳碳双键是重要的官能团,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多种变化.
    已知①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烯烃交换双键两端的基团,生成两种新烯烃的反应.
    ②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上述转化关系图中的物质:A和B都属于烃类,F是安息香酸,其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61倍,将0.61g F完全燃烧,产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3.5g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B的名称是______.
    (2)E的同体可用于人工降雨,E的电子式是______.
    (3)H→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L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W W可以作为手术的缝合线,其优点之一就是免拆线可被人体吸收.用W制成的塑料饭盒可降解,是环境友好材料.写出由L制W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