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OH(aq)+HCl(aq)═NaCl(aq)+H2O(l)  △H=+28.7kJ/mol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28.7kJ/mol

    C.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kJ/mol

    D.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kJ/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H2(g)+F2(g)=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 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 2H2↑+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氢气是一级能源

    C.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 此反应的目的是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CO2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改善生存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于反应3A=2B,根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

    C. 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D. 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 kJ·

    (2)2Ag(s)+1/2O2(g)====Ag2O(s)ΔH=﹣31.0 kJ·

    则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  )

    A. ﹣317.3 kJ·   B. ﹣379.3  kJ·

    C. ﹣332.8 kJ·   D. +317.3 k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适量的铝粉   B. 加入适量的水

    C. 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 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

    A. v(NH3)=0.1 mol /(L•min)   B. v (H2)=0.6 mol /(L•min)

    C. v (N2)=0.3 mol /(L•min)   D. v (H2)=0.3 mol /(L•mi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B.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D.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N2(g)+O2(g)=2N2O(g)   △H = +163 kJ•mol-1

    B. H2O2(l)=1/2O2(g)+H2O(l)   △H =-98 kJ•mol-1

    C. HgO(s)=Hg(l)+1/2O2(g)   △H =+91 kJ•mol-1

    D. Ag(s)+1/2Cl2(g)=AgCl(s)   △H =-127 kJ•mo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4++OH-,如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大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加入NH4Cl固体;③通入NH3;④加入少量盐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反应mA(g)+nB(g)pC(g)+qD(g)经10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nmol/L,C的浓度增加了2n/3mol/L,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A的转化率不变,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A. 2A(g)+6B(g)3C(g)+5D(g)

    B. 3A(g)+B(g)2C(g)+2D(g)

    C. 3A(g)+B(g)2C(g)+D(g)

    D. A(g)+3B(g)3C(g)+3D(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不同温度下(T1 <T2),可逆反应2X(g) 2Y(g)+Z(g) ΔH<0中,生成物Z在反应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___,E2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2)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 mol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反应N2+3H22NH3   ΔH<0 ,达平衡后,不同时刻改变外界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请判断某时刻所改变的条件。

    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t1__________,t2__________ ,t3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定条件下,xA + yB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x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__________;

    (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Ⅰ、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 + 2 H2(g) CH3OH(g)

    不同温度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氢气的浓度减小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e 平衡常数K增大

    Ⅱ、在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到: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1000

    1200

    K

    0.6

    0.9

    1.7

    2.6

    (1) 将0.1 mol CO与0.1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2的物质的量为0.053 mol,若将混合气体加热至830℃,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053 mol。

    (2)800℃时,放入CO、H2O、CO2、H2,其物质的量分别为:0.01、0.01、0.01、0.01mol。则反应CO2(g)+H2(g) CO(g)+H2O(g)向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是一种有还原性的有机弱酸,在化学上有广泛应用。

    (1)小刚在做“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A、B两支试管中均加入4 mL 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和2 mL 0.1 mol·L-1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褪色所需时间tA________tB(填“>”“=”或“<”)。已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

    (2)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刚利用上述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00 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 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装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并没有马上褪去。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________ mL,此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序号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0.00

    20.01

    2

    1.00

    20.99

    3

    0.00

    21.10

    ④误差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

    A.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内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