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4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3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高粱酿酒 B. 石蜡融化 C. 酒精挥发 D. 干冰降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用滴管取液体

    C.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D. 液体的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反应事实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室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稀硫酸不参加反应),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B. 实验过程中,a端液面下降较快

    C.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b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4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 +3H2↑

    置换反应

    D

    CO2 +2NaOH ═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FeSO4﹣硫酸亚铁 B. Ca2+﹣钙离子

    C. 2H2O﹣2个水分子 D. O2﹣2个氧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1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是有机化合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表中的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B

    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进入干枯的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海鲜防腐﹣用甲醛溶液浸泡

    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并闻气味

    食盐和纯碱﹣观察颜色

    NaOH和纯碱﹣酚酞溶液

    C

    日常生活经验

    D

    燃烧与灭火以及原理

    重金属盐中毒﹣食用蛋清、牛奶

    制作疏松的蛋糕﹣加入小苏打

    硬水软化﹣煮沸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房屋着火﹣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森林灭火﹣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请从①石墨②稀硫酸③熟石灰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可用做铅笔芯的是_____;

    (3)可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普及利用新能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_____等(任写一种)。

    (2)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序号)。

    A蔬菜   B花生   C大米

    (3)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下列电动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A 不锈钢车圈  B 塑料车筐  C 橡胶轮胎   D 玻璃反光镜

    (4)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价。

    (2))C为尿素[CO(NH2)2],农业上常用作_____(填“氮”、“磷”或“钾”)肥。

    (3)该反应中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1)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属于_____(填“易溶”、“可溶”或“难溶”)物质。

    (2)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40℃时的碳酸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3)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操作步骤有下列几步,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洗涤时为了防止氯化钠因溶解而损耗,除用冷水洗涤外,最好用_____  (填试剂名称)对晶体进行洗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1)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

    (2)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

    (4)炉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A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错误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

    (3)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从“C至H”中选择仪器____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组装后的气体发生装置,应用于制取气体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_,②反应不需要加热。

    (4)若用图I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填“a”或“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蔗糖,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

    (4)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5)在正确称量蔗糖的过程中,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_____。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左移动游码   C 减少砝码   D 添加蔗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

    (资料):Na2CO3+CaCl2═2NaCl+CaCO3↓

    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7分)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址为16 .4g ,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二氧化锰的质量。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