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15 题
中等难度 3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云层
    C.月亮
    D.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C.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
    D.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用软尺测物体的长度,如果把尺拉得太紧,测得的结果将(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物理实验中,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13cm
    B.13.3cm
    C.13.33cm
    D.13.333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单位变换中,正确的是( )
    A.3.5 m=3.5×100=350cm
    B.3.5 m=3.5 m×100=350 cm
    C.3.5 m=3.5 m×100 cm=350 cm
    D.3.5 m=3.5×100 cm=350 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

    A.甲车快
    B.乙车慢
    C.乙车快
    D.甲车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3:2
    B.2:3
    C.1:6
    D.6: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B.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C.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
    D.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现象表明( )
    A.狗能发出与地震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耳朵的听觉范围不包括次声波
    C.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
    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此没有声波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5 题
  1.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几种物质的声速v/(m.s-1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1)______
    (2)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填单位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窗户的高度是1.5________;
    (2)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5.6________;
    (3)3.5m/s=________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5m的路程时用了2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物体在1s末速度的大小________;它通过75m路程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运动员在平直的公路上长跑,下面表格中记录了他在3h内的运动情况,他在前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时间 前1h 中间1h 后1h
    路程 10km 19km 14k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的三个交通标志牌,方牌的含义是 ________,两个圆牌的含义分别是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还说明______
    (4)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______
    (5)若在月球做乙图实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八年级(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_____.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_____.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两点建议.
    建议一:______;
    建议二: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人乘坐出租车的发票如图所示.根据发票提供的信息,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360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3分钟.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运动,通过1.8千米的路程,用多少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人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
    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