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不能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提供证据的是:

    A. 所有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相同且共用一套密码子

    B. 所有生物都以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C. 所有生物都以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机制作为能量供应机制

    D. 所有生物都以有丝分裂或者无丝分裂的方式实现细胞增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可由神经-肌肉接点处入侵神经细胞,过程如图所示。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发病最有效的措施。狂犬疫苗是将狂犬病毒接种在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灭活纯化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引起细胞坏死

    B.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人体的部分病毒,此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 狂犬病病毒被胞吞进入突触小体并沿着轴突逆行,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反

    D. 人被咬伤后可注射狂犬疫苗,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直接消灭病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研究小组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温度恒定的暗室中,给予特定强度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其中在t1-t2期间进行适度遮光,测得钟罩内O2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1与t0相比,t1时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较高

    B. 若在t1-t2时段,给密闭钟罩内补充适量CO2,植物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C. t2-t3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D. 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为d-a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结核杆菌侵入肺部组织细胞后,肺泡中未活化的吞噬细胞活性弱,不能防止结核杆菌生长,但可递呈抗原,使周围的T细胞致敏。致敏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同时可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激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产生活性氧中介物将病菌杀死。机体对结核杆菌虽能产生抗体,但抗体只能与释出的细菌接触辅助上述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核杆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氨基酸合成自己的蛋白

    B. 吞噬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C. 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不会发生体液免疫

    D. 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主要依赖体液免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 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株阔叶植株杂 交,F1 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已知带有 d 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 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B. 亲代雌株能产生 2 种配子,判断依据是 F1 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

    C. 若 F1 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 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3:2:1

    D. 若 F1 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 中,D 的基因频率:d 的基因频率为 13: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1)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2)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3)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A.(1)(3)       B.(2)(4)       C.(2)(3)       D.(2)(3)(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2018 年 6 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新理论:蓝藻可利用近红外光(NIR)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家设计了 4 组不同光的成分分别处理生长状态相同的蓝藻,10 天后测定相关量,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1

    2

    3

    4

    光的成分

    白光

    白光+蓝紫光

    白光+NIR

    白光+蓝紫光+NIR

    叶绿素含

    /mg﹒g-1

    叶绿素 a

    0.53

    0.64

    0.53

    0.63

    叶绿素 b

    0.12

    0.14

    0.08

    0.07

    叶绿素 f

    0.02

    0.02

    0.98

    0.98

    净光合速/μmol(CO2)m-2·s-1

    4.9

    6.6

    6.8

    3.2

    气孔导度/mmol(H2O)m-2·s-1

    234

    214

    240

    184

    (1)科学家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 3 组可以得出 NIR 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次实验中 1 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实验中选用蓝紫光作为补充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同时补充蓝紫光和 NIR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蓝藻生长。

    (4)叶肉细胞间隙 CO2 至少需要跨__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 CO2 固定的部位。第 4组实验中净光合速率最低, 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最新研究发现,尼古丁(俗称烟碱)通过与神经细胞膜或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引起人体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此外,尼古丁还能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作用。请分析回答:

    (1)当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后,引起钙离子由通道流入细胞,可见,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一种_______,此时的神经细胞膜所具有的信号转化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同样,肾上腺髓质细胞接受尼古丁刺激后,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在人体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寒冷环境下,正常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尼古丁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每天 分别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和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3 周。然后 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开始计时,测定 1 小时内两组鼠的胰岛 素浓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给小鼠注射葡萄糖的目的是 ________ , 图中两条曲线注射尼古丁的是- 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

    (4)如果将实验中的“测定胰岛素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上述实验过程需将“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___________。请在下图中尝试画出甲乙两组血糖含量的变化图。

    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失调是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诱因。为探究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1)某些肠道益生菌能分解人体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并产生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丁酸可以作为_______分子,与肠壁细胞内的丁酸分子受体结合,加速细胞利用氧气,从而造成肠道中的缺氧环境,从而有利于益生菌在与有害菌的_______中占有优势。

    (2)为进一步验证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辅助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我国科研人员将43位糖尿病患者_______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请选填下面的字母,完成实验方案。

    a.常规膳食  b.高纤维膳食 c.阿卡波糖(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  d.注射胰岛素

    分组

    实验对象

    实验处理1

    实验处理2

    检测

    对照组

    CDD (U)

    16位糖尿病患者

    处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实验组

    (W)

    27位糖尿病患者

    阿卡波糖

    ____________

    (3)研究结果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具有辅助治疗效果。科研人员提取上述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进一步检测肠道微生物的乙酸、丁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拷贝数(与乙酸、丁酸合成量正相关),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研究者得出“高纤维膳食提高乙酸和丁酸合成量,均能增强治疗效果”的结论。请评价由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严谨?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发现,M和P两个品系果蝇杂交过程出现一种不育现象,子代性腺发生退化,无法产生正常配子,此现象与P品系特有的P因子(一段可转移的DNA)有关。用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亲本组合

    P♂×P♀

    M♂×M♀

    M♂×P♀

    P♂×M♀

    子代配子正常率

    100%

    100%

    100%

    0%

    (1)由实验结果可知,这种子代不育现象仅在____________时出现,据此判断不育现象的发生除了P因子外,还与____________品系的细胞质成分有关。由此分析,1组和2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P因子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相同或不同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上,会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____________,进而导致不育现象。体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抑制P因子转移的阻遏蛋白,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受精后,P品系卵细胞质中积累的大量阻遏蛋白___________,因此第3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P品系精子只提供____________,因此第4组子代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殖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P因子转移所需要的转移酶。这种转移酶总长度大于阻遏蛋白,并且前面2/3左右的____________序列与阻遏蛋白完全相同,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P因子____________。

    (4)雄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但是将P因子导入到雄果蝇染色体上,可以引起P因子处发生交叉互换。若右图所示基因型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aabb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n,则该雄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和pH保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包括_____________等,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生成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35分钟后,曲线变为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果胶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能正确表示果胶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