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

    A. 石达开、西安   B. 朱元璋、北京

    C. 洪秀全、天京   D. 杨秀清、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毒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正义之举,告诉我们要(   )

    ①珍惜生命

    ②远离毒品

    ③开展禁毒教育 

    ④坚决与贩毒活动作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选项能够充分证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 (   )

    A. 打开中国市场   B. 维护鸦片贸易   C. 割占中国领土   D. 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民报》的创刊   B.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 《中外纪闻》的创办   D.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部《l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A. 英法联军

    B. 俄国

    C. 美国

    D. 日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   B. “公车上书”

    C.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D.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武昌首义   D. 义和团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B. 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

    C.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D.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人物不是维新派的是(  )

    A. 谭嗣同   B. 李大钊   C. 梁启超   D. 严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    )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 宋教仁遇刺

    B.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 袁世凯称帝

    D. 张勋拥溥仪复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

    A. 兴中会的成立   B. 《时务报》的创办   C. 同盟会的成立   D. “三民主义”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中“那个元旦”是在哪一年(    )

    A. 1911年   B. 1913年   C. 1912年   D. 1927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杂志是在20世纪初期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曾经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如果想实地了解这一杂志的创办情况,我们应该去的城市为(    )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中共二大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

    A. 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B.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D. 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有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前途

    ④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苦难的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华夏儿女奋起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什么?

    (2)是谁在虎门销烟中彰显了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谁率军收复新疆,挫败阿古柏分裂祖国的野心?又是谁在黄海海战中驱舰冲向“吉野”,壮烈殉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材料一的思想出自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纲领文件?

    (2)材料二所开展的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后期建立了哪三支近代海军?

    (3)依据材料三的思想,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该运动失败后,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谁?

    (4)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他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活动 (列举两例即可,一例一分) 。

    (3)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什么宪法文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材料二: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的黑暗。”

    (1)材料一救国方案中“我反”、“我学”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赞颂的是哪次起义?他领导的什么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3)材料三中的话,你认为是出自哪一人物之口?他认定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落后致屈辱)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这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救国于危难)

    材料二: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革命新曙光)

    材料三:“为血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

    (开辟新天地)

    材料四:我们党的纲领如下:①确定党的名称为.......;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指什么战争?

    (2)“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什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材料三中“时代”指的是什么?这次学生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我们党”是哪一党派?“我们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她领导的什么运动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