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话题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补充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按拼音写词语。

    (1)我的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chōu yē(______)了一下。

    (3)过不一会儿,暴风雨xiē sī dǐ lǐ(______)地开始了。

    (4)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叫道:“老爷!……”

    B.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遗迹。

    C. 2016年全年有9个流星雨,3次半影月食,真是好戏连台,令人眼花缭乱。

    D. 猴年春晚上,谭维维等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感染力极强,让人回味无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病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让我们惊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四字格”,在现实中竟然如此“乏人问津”。(删去“通过”)

    B. 要创造“智慧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加高效、敏捷、低碳。(把“管理”调到“建设”前面)

    C. 生态环境因人为破坏而恶化,只有减少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够逐渐完善生态环境。(把“完善”改为“改善”)

    D. 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这将有效地防止外逃事件不再发生。(删去“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分句。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_)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__)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

    B. 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C. 文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讲述追随先帝的经历,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功劳之大,望得到重用。

    D. 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言文阅读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谓可将十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会有土寇/会宾客大宴

    C. 如是日千百遍/斯是陋室

    D. 又得古水利书/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由 是 抑 郁 不 自 得 恒 独 步 庭 阶 摇 首 自 语 曰 古 人 岂 欺 我 哉

    3.结合选文,分析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魂兮归来

    ①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②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③康德曾说:“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④当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⑤当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⑥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⑦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⑧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⑨魂兮,归来。

    ⑩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吃着麦当劳长大的年轻人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⑪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 青春文学和通俗歌曲会让青少年一代逃避现实,并抑制其心智成长。

    B. 一个能忍受物质生活贫困的人,就必定能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

    C. 在精神信仰出现断层的现阶段,我们无一遗漏地成为失去魂魄的迷惘的一代人。

    D. 在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要急于在忙碌而又浮躁的外部社会生活里寻找,而是应该回归内心,反求诸己。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中心论点是呼唤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回归。

    B. 开头段用自然界“无核的果实”和“没有米粒的稻穗”作为事实论据引出下文论题,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第⑦段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个人层面延伸到国家角度论述精神信仰缺失的影响。

    D. 本文语言朴实凝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写作的时候多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第⑩段中写年轻志愿者马骅和昆曲在大学校园里引起轰动有什么作用?请你再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来酿

    ①常常惊讶于自己的“新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②那年,一大早起来便到傅园念英文。起先还兴致勃勃,真的念得朗朗有声。后来热劲弱了,卷着书,反剪双手,只是沿着喷水池一来一回地踱步,往往一个早上连一个生字都没背下来。

    ③但我仍旧觉得充实,因为太多新鲜的想法都一股脑儿地跳出来。

    ④起初,是那棵“橄榄树”,将我安排得紧紧的时间表一下打得湿烂,我从此脑子里把橄榄树列为每天必须拜访的对象之一,而且热情一直不减。其实,让我感兴趣的不是橄榄树,而是橄榄树上的橄榄。

    ⑤后来,我实在无法忍受那些“压枝低”的翠绿小橄榄在我脑子里不时晃荡的诱惑,再加上听说有人一桶一桶地将六号馆附近的橄榄打下来恣意糟蹋,我恨得真是“咬牙切齿”。最后,“相思”得无法自拔,连黄昏也跑去傅园看看,看到树梢上的小橄榄,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还好尚未被那些不知珍惜的人糟蹋;忧的是,任凭自己踮起左脚或右脚,伸长右手或左手,仍旧无法“一亲芳泽”,小橄榄还是那么“高不可攀”。有几次,甚至想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单独行动。只是,不管白天或晚上,傅园一直没有“冷清”过。而我又“胆小”过人,别说打草惊蛇,就连站在橄榄树下的勇气都没有。唉!只怪自己“道德意识”太高,终不能成就此等“美事”。

    ⑥终于,贵人相助。那天我再度痴痴地散步到傅园,一举头,看见三五个小毛头,汗衫短裤,竹竿塑胶袋,叽哩呱啦地朝着橄榄树打得好不认真。我一看,先是愣住了,然后是怒,最后转怒为喜,真是天赐良机。赶忙过去和小哥儿们互相问好,看看收获情形,终于博得他们的“拔竿相助”,分我一杯羹。

    ⑦我捧着十几颗橄榄,像捧着十几颗祖母绿玉石一般。几乎是跳着回寝室,兴奋地找出玻璃瓶,大致清洗一番。当我把洗过的橄榄放在书桌上吹干时,那晶莹的水珠几乎可以映出我眼里热切的希望,我有着从事探险一般奇妙的兴奋感,久久挥之不去。

    ⑧而更奇妙的,我竟然想到要酿它们,这真是天外闯来的神思。这个遐想让我雀跃了起来,一会儿把橄榄挤进瓶里,一会儿又统统倒出来,简直比拥有十颗祖母绿更紧张。如果只是十颗玉石,倒又简单,保险柜一搁就没事了,偏偏是滑不溜丢的小橄榄,就像一群小精灵似的,才不会安安分分地挤在瓶里,它们会变,会把一个小瓶子变成一个小宇宙,它们不但有奇特的形状、气味,更会变出醉人的馨香,如果它们合作的话。我希望二旬之后,当我打开密封的瓶盖时,醉我的是一股神秘的迷香,而不是腐朽之气,这就是“酿”的功夫了。而我从来没有酿过,却冀望一只只鼓胀着风帆的青涩小船,变成一条条甘甜的轻舟,驶进我双唇的港湾。

    ⑨我时时发痴在想,一点盐一点糖,会把饱绿的橄榄浸成何等模样?真是个神秘的小宇宙。我几次禁不住把玻璃瓶拿出来左右上下瞧一瞧,真是叹绝这浑然不可解的玄机。

    ⑩开瓶那一天,我简直像在拆上帝送我的礼物一般。那股紧张、悬疑、急于想知道究竟的心情,真如张满的弓。一声轻快有力的吆喝,瓶盖倏地迸开,一股甜润带酒的柔香,轻轻地散在鼻息之间,令人忍不住闭着眼,深深地吸一口,流遍全身,一时半醉起来。

    ⑪原本硬挺的橄榄,浸得软皱皱一身,甘中带有七分柔酸三分酒意,含在嘴里,便会有意无意地从喉间刺滑而过,分不出是甘、是酸、是酒,却觉得又甘、又酸、又酒,妙在一刹那。

    ⑫橄榄吃完了,连暖暖的汁也一滴不剩。自己却又心痴起来,觉得人间万物真是奇妙,可以是最涩苦的东西,也可以是最甘香的东西;极涩处即是极甘处,仿如一体之两面,互为表里。于是我在想,是否人事世情亦是如此,极不幸处,可能是极幸的转机;极痛苦的,也可能是极乐的……那么人间不是“绝对”的种种存有,而是相对的双方必会同时存在的显现。我们常常执于一偏之见,把心灵之眼的焦距,调在某种类型的事物上,于是我们的心版上,久而久之,便只能容下特定类型的事物,逐渐失去涵摄的能力,我们的心灵之眼,亦失去了能远能近,能上能下的弹性视野了。

    ⑬幸与不幸,美与丑,可以是同义复词,看自己有没有“酿”的功夫了,就如硬涩的橄榄变成甘美的蜜饯。

    ⑭一粒沙,是丑的;对蚌而言,肉里嵌进一粒沙,是不幸的。而珍珠是美的,带珠的蚌更是身价百倍。海蚌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⑮生活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谲的漩涡,会困在迷洞,会滚下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

    ⑯从一颗颗的橄榄,我学会一个“酿”字,从这个“酿”字,我领悟到如何去面对生活,甚至是人生。生活,是门高妙深奥的学问,我只是门外的拾穗者,那么有什么极辛酸苦涩的东西都赐给我吧!卷高双袖,让我来酿!

    1.请在横线上补全本文的主要情节。

    (1)__________ →得到橄榄→清洗橄榄→(2)___________ →吃橄榄

    2.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一看,先是愣住了,然后是怒,最后转怒为喜,真是天赐良机。

    (2)而更奇妙的,我竟然想到要酿它们,这真是天外闯来的神思。

    4.标题“我来酿”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美丽的遇见,遇见一片零散的落叶,遇见一树灿烂的花开,遇见一片明媚的灯光,遇见一方奇丽的山水,遇见一个善良高贵的人,遇见那些活泼有趣的人们,遇见一件令你感动不已的事情……总会有次遇见温暖着你,感动着你,震撼着你,启迪着你……

    请自拟一个包含“遇见”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②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③就这样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自己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④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⑤“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⑥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1.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段和⑥段划线的文字虽然都连用了几个问句,但是保尔的心理表现却不一样。请分析一下前后的心理表现。

    3.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你知道保尔后来又遭遇了哪些磨难?你是怎么面对的?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