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泄气(xiè)   督战(dū)    殚精竭虑

    B. 颁发(bān)  遗嘱(zhǔ)   仲裁(zhòng)  卓有成就

    C. 浩瀚(hàn)  翘音(qiáo)  轻盈(yíng)   屏息敛声

    D. 桅杆(wéi)  凌空(nín)   紧绷(bēng)   眼花瞭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不要说颇具影响的传统诗文选集《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在中学生已     ,就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学生能读完其中一部的亦属     ,至于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茅盾等经典作家的作品对他们而言是    

    A. 形同虚设   无人问津   凤毛麟角

    B. 无人问津   形同虚设   凤毛麟角

    C. 风毛麟角   无人问津   形同虚设

    D. 无人问津   凤毛麟角   形同虚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重新把目光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世界,希望能够突显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B.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C. 第二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创新引领、生命健康”。

    D. 虽然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任务失败,但网友加油鼓励的评论依然让人暖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B. 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通常我们对“补脑”的期待是,能够提升力,快速缓解大脑疲劳,增强学习和处理工作的能力等。

    D. 我们时代的症结正在于“聪明人”太多了,多到已经有了泡沫。“聪明人”太多的社会,必然是浮躁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级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为有必要对选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1.下列对正宗“宣纸”要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能为书画、裱拓之用。

    B. 材料为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

    C. 生产用水为泾县特有的弱碱性山泉水。

    D. 用传统工艺精制。

    2.下列对“宣纸”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就有了宣纸制作的雏形。

    B. 宋末元初,在安徽泾县小岭才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的试制和生产。

    C. 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宣纸的制造得到了快速发展。

    D. 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除了小岭盛产的青檀皮,又掺和了沙田稻草。

    3.下列对“宣纸”用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要原料为青檀皮和稻草。

    B. 青檀皮产自小岭,且为优质青檀皮。

    C. 青檀皮能增加宣纸的柔韧性,稻草能增加坚硬度。

    D. 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能让宣纸达到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微信”是时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同学们也几乎人人都加入了“微信圈”。为了引导同学们合理、适度地运用“微信”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班级开展了以“聚焦微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小组准备围绕“初中生使用微信”展开调查,请你设计4个调查问题。____

    (2)同桌张维是个“微信控”,几乎每天都要在微信里晒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也特别喜欢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结交陌生的朋友,你联想到网络上“利用微信头像、照片等进行诈骗”的新闻报道,想提醒他注意保护隐私和上网安全,你这样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100-12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①。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乳母无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闻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则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则昆弟②无类矣。”乳母曰:“吁!吾不知公子之处。”故臣曰:“我闻公子与乳母俱逃。”母曰:“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予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

    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④之。”此之谓也。

    (节选自《列女传》)

    (注)①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②昆弟:兄弟。③太牢:古代用来盛祭祀之牲的食器中牢,大的中太牢,用以盛牛、羊、豕。④墐(jìn):通“墐”,掩埋。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之者,罪至夷   夷:灭族

    B. 则昆弟无类矣     类:幸存

    C. 祠以太牢       祠:供奉

    D. 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逆节:违背节义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B.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C.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D.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国遭到秦国攻打,魏国君王、魏国有几个公子被杀死,国家被灭亡。

    B. 魏国公子的乳母在逃难中,被故臣发现,没交出公子,最终还是送了命,公子在逃难中也死了。

    C. 危难之中,魏国公子的乳母做出了一个大义凛然的决定,放弃自己求生的机会和高额赏金,同公子共赴国难。

    D. 秦军杀死魏国公子后,秦王重赏了告密者,提拔告密者为五大夫。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空。

    (1)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难免有失意、忧伤、挫折相伴相随。有时,你也许会感叹人情冷暖,而实际上,只要你打开心中那扇真诚、豁达的门,诚挚地与他人交往,就会发现,人间处处有真情:有时,在前进的路途中,你也许会明显地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实际上,只要你打开心那扇智慧、勇敢的门,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以“打开心中那扇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