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多选题 3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7 题
  1.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

    A. 原子不可再分.

    B. 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原子核还可再分.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 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 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D. 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 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 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 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     )

    A.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4m/s变成 -6m/s,则在此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合外力冲量是   (       )

    A. -20N·s

    B. 20N·s

    C. -4N·s

    D. -12N·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放射性元素镭放射出 三种射线.如果让它们处于匀强磁场中,则三种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正确的   (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只要是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那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EK

    B. 式中的W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C. 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νc之间应满足关系式W= hνc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B.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 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光子能量为E的光束照射容器中的氢气,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射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子,且ν1<ν2<ν3.入射光束中光子的能量应是 (       )

    A. hν3

    B. h(ν1+ν2)

    C. h(ν2+ν3)

    D. h(ν1+ν2+ν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在这一过程中   (        )

    A. 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0

    B. 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

    C. 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D. 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_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_______粒子,B为________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钍232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_________,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质量之比为MA∶M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质量是1kg的钢球,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墙壁后以3m/s的速度被反向弹回,求:

    (1)钢球的动量改变了多少?

    (2)若碰撞时间为0.1s,求墙给球的平均作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确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动能为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核 ,生成两个 粒子,测得两个 粒子的动能之和为 ,已知质子、 粒子、锂粒子的质量分别取 ,求:

    (1)写出该反应方程。   

    (2)试通过计算分析说明 正确(1u相当于931MeV)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为 ,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

    (1)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条光谱线。

    (2)计算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一条的波长。

    (其中静电力恒量K=9.0×109N·m2/C2,电子电量e=1.6×10-19C,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真空中光速c=3.0×108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5m,A、B间存在摩擦,现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