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C.SO2和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①乙烯  ②苯 ③乙醇 ④乙酸 ⑤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Al3++3OH- = Al(OH)3↓

    B.90 ℃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 H2O(l) H+(aq)+OH-(aq)  H<0

    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 2Fe2++SO42 -+ 4H+

    D.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CO32 -+ 2H2O H2CO3+2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B.256 g S8分子中含S-S键为7NA个

    C.由1 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个

    D.1 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A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与和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一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5种          B.16种          C.17种         D.18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任何电解质的水溶液中,pC(H+) +pC(OH-)=14

    B.0.01 mol/L的C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滴加过程中pC(Ca2+)逐渐减小

    C.用0.01 mol/L的盐酸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pC(H+)逐渐增大

    D.某温度下,难溶性离子化合物AB的Ksp=1.0×10-10, 其饱和溶液中pC(A+)+pC(B-)=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以判断:对于反应aA(g)+ bB(g)cC(g),若T1>T2, 则a +b=c且 H<0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 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D.图丁表示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4分)制烧碱所用盐水需两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SO42 -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 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 滤液用盐酸调节pH,获得第一次精制盐水。

    (1)过程Ⅰ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2)过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 ℃/g)如下表,请依据表中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CaSO4

    Mg2(OH)2CO3

    CaCO3

    BaSO4

    BaCO3

    2.6×10-2

    2.5×10-4

    7.8×10-4

    2.4×10-4

    1.7×10-3

    ①过程Ⅰ选用BaCl2而不选用CaCl2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II之后检测Ca2+、Mg2+及过量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  、NH4+  、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 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② 盐水b中含有SO42 -。Na2S2O3将IO3-  还原为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过程VI中,产品NaOH在电解槽的__________区生成(填“阳极”或“阴极”),该电解槽为______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填“阳”或“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的负一价离子与C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⑴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⑵已知:

    ① E-E→2E   H=+a kJ/mol;

    ② 2A→A-A  H=-b kJ/mol;

    ③ E+A→A-E H=-c kJ/mol;

    写出298K时,A2与E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A2(g)+BC(g)X(g)  H=-Q kJ/mol(Q>0,X为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初始投料

    2 mol A2、1 mol BC

    1 mol X

    4 mol A2、2 mol BC

    平衡时n(X)

    0.5 mol

    n2

    n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吸收Q2kJ

    放出Q3kJ

    体系的压强

    P1

    P2

    P3

    反应物的转化率

    1

    2

    3

    ①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 min,则A2的平均反应速率

    v (A2)=            

    ② 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下列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α1+α2=1         B.Q1+Q2=Q          C.α3<α1          

    D.P3<2P1=2P2       E.n2<n3<1.0 mol        F.Q3=2Q1

    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甲容器的体积压缩到1 L,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时A2的总转化率为75%,请在下图中画出第5min 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

    ⑷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被称为第二代燃料电池,是未来民用发电的理想选择方案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现以A2(g)、BC(g)为燃料,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写出该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I、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II、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设备B的名称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                              

    (4) 设备C的作用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 CO2 (g)+ H2 (g) ,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__。

    第一电离能

    (kJ/mol)

    1681

    1251

    1140

    1008

    (4)已知碘酸(HIO3)和高碘酸(H5IO6)的结构分别如图I、II所示:

    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IO3_____ H5IO6(填“>”、 “<”或“=”)。

    (5)已知ClO2-  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  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一个ClO2-  的等电子体__________。

    (6)下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棱上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5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成份(包括产生的气体、白色不溶物及溶液中溶质),进行以下定性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Ⅱ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       

    实验Ⅲ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 -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4)根据以上(2)及(3)的定性定量实验,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H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11.2 L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88 g CO2和45 g H2O,且A分子结构中有3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D的名称(系统命名)为                   

    (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与2 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