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记》

    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中除“本纪”“世家”“列传”外,还有“表”“书”它们都是人物的纪传。

    B.古代宴席座次尚东,坐在东面为尊,故“项王、项伯东向坐”“张良西向侍”。

    C.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御者在右,另一人在左保护主帅。

    D.“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为”音wéi,动词,意思为“认为”。

    2.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余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3.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樊哙侧其盾以(之)撞

    C.则与(之)斗卮酒

    D.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②,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④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释】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 ②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④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B.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 利害/帝皆嘉纳

    C.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D.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十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C.除、擢、拜:提拔任用。李密《陈情表》中有:“拜臣郞中”“除臣洗马”“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D.吏部尚书:吏部的最高级别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松年为人正直,遭到地方官嫉恨,他出任平江府知府时,平江贪官解下官印把它隐藏起来。胡松年仅仅依靠当地百姓,不露声色顺利开展工作。

    B.胡松年在朝廷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他进行了柔中有刚的有力回击。出使归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C.胡松年始终心忧国事,对待生死豁达乐观。屡次献言,皇帝多有采纳。病情危急时对儿子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就在鼾声如雷中坦然离世。

    D.胡松年不贪钱财,不为子孙储蓄。按照惯例,官吏升迁朝廷都要赏赐财物,但因军队建设需要大量费用,他并没有向朝廷提出赏赐财物的请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其二)【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1.这首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评析

    2.这首诗的诗眼是那个字?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自述其创作《史记》的目的是“         ,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3)李密形象地写其孤独处境的名句是“             ”。《陈情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昕

    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兴之作,小形,看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答:“避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恺完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着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母亲的臂上,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带有诗趣的。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始能欣赏”。

    (选自2016年02月26日《文汇报》)

    【相关链接】

    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小商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作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启示是: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玩;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不想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2)本文叙述的是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什么要从水墨画家陈师曾写起呢?请简要分析。

    (3)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感染读者,其原因有哪些?试分条归纳并简要分析。

    (4)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那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矫健的运动健将,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②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

    ③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④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⑤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⑥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C.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构养老床位57915张,平均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不平衡。苏州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

    D.一个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需要经历不断成熟、主动推广并被社会所认识和认可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有的成果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仍可持续可能衍生商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对现代人来说相当陌生的计算方法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④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④⑥③⑤①   B.⑤②④⑥③①

    C.⑤①②⑥④③   D.②③⑥④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仿照下列文字第二句的句式,接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阅读下面新闻,然后对新闻作简要点评(字数在120左右)

    湖南首条地铁——长沙地铁2号线29日开通试运营。全长22.262公里的地铁2号线,是长沙市地铁网络的东西向骨干线路,也是长沙最早开工建设的地铁项目。位于长沙市内湘江江心的橘子洲,因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享誉中外。该线路在江中洲岛设地铁站系国内首开先河。

    2号线上设置的19个站点,串联起湘江、橘子洲、五一大道、火车站、火车南站等主要商贸中心和核心景点。

    位于长沙市内湘江江心的橘子洲,因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享誉中外。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总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因为在江中洲岛设地铁站尚无先例,设计团队历时一年多,反复论证最终获得专家认可,才有了如今可直达的橘子洲站。

    让700万长沙市民翘首期待的地铁时代,同样面临着文明大考。此前免费开放的试乘日,车厢内出现的乱扔垃圾、站内吃零食,甚至让孩子在列车内小便等现象引起市民吐槽。

    (中国经济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