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法、儒、道、墨         B.墨、儒、法、道

    C.道、法、墨、儒         D.儒、道、墨、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文化,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③“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根本”

    ④“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A.唐甄、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B.孟子、李贽、王阳明、顾炎武

    C.朱熹、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D.董仲舒、顾炎武、朱熹、黄宗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得出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

    A.休闲娱乐功能     B.社会教化功能

    C.节庆祭祀功能     D.审美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本只是一个太极……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熹的“扇子之理”说,扇子之物出现之前,已有扇子的道理;据此制作扇子。朱熹以此论证(    )

    A.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B.格物致知

    C.道家和儒家相容                D.理是万物的本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国  别

    人  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   )

    A. 美国科技术平超越德国

    B. 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C. 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D. 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物种起源》的发表在欧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的分歧,宗教势力强烈反对,叫嚣要“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却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①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②挑战了封建学创世说

    ③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④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20年后,有一位名叫马歇尔的的英国评论家,大胆说出了他的一些同代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他写道:如果英国人口的增长赶不上中国人,那个无精打采的种族将会蹂躏地球的许多地方,而本来应当是朝气蓬勃的英国人定居在这些地区将受到威胁。这主要说明(   )

    A. 达尔文主义成为19世纪后期种族主义的的理论来源之一

    B. 达尔文主义应用于社会对世界的影响是消极的

    C. 达尔文主义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后殖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D. 中国过多的人口挤占了英国人生存的空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李明同学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9年,美国成功发射‘阿波罗11号’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小论文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

    A. 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论科技和冷战的关系

    C. 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 论科技造福人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      )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哥白尼写道:“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

    A. 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C. 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D.圣经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 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 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 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大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来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这科名声利而学,至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

    材料二 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谷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比较清代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6分)

    (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4分)

    (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祟儒家思想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2分)

    (4)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是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归纳孟德斯鸠的观念,提出什么学说,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