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B.醋酸菌和酵母菌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因此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DNA

    C.硝化细菌的细胞能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D.植物细胞中的葡萄糖可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50%酒精代替丙酮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B.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在用显微镜观察已处于视野中央的细胞时,若想放大细胞进一步观察,可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D.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的生根数是因变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8%,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

    A.18%、28%         B.27%、23%          C.23%、18%        D.28%、2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中的①和②是某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分子片段,它们分别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叙述一定相同

    B.③和④的形成是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的结果

    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均分到两个精细胞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类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是把信息从神经细胞传递到肌肉细胞,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胆碱+乙酸,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以外排的形式进入组织液中

    B.可以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

    D.胆碱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止⑥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人体吞噬细胞不能正确地识别病原体和自身正常细胞,人体正常细胞就会被吞噬和破坏,使人患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可以识别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

    B.正常人体中吞噬细胞没有与自身正常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如果人体的正常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和破坏,属于免疫缺陷病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多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之和

    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该细胞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

    C.所有的分解者都可通过线粒体产生ATP供能

    D.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与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之和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________分别对________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________种。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________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Ⅰ.下面a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b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为________、   

    (2)a图甲过程中,B在________(答具体部位)被消耗;乙过程中,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________阶段。

     (3)b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________;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________。

     Ⅱ.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甲、乙2份,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0.35mol/L NaCl溶液和0.035mol/L 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干净的试管4支,编成1、2、3、4号,在黑暗处按下图所示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悬液或试剂:

    ②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观察。

    ③实验现象、结果: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回答问题: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①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

    ②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③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Ⅰ.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请根据材料回答:甲硫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变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 (1)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均变为7-乙基鸟嘌呤。请在答题卡相应方框的空白处,绘出经过两两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 (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G-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 Ⅱ.报春花的花朵有红、粉、黄、白、紫等颜色,是向人们报知春天的朋友。某种报春花花朵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 (1)上述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报春花的花色性状。

     (2)某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

    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 ②将F1种子种下得到F1植株,F1自交得到F2种子;

     ③将F2种子种下得到F2植株,F2自交,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留种;

    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________。

    (4)结果分析:若F2植株中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上述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开黄花的F2植株所结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右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焦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

    (3)下表是一种培养基配方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      )

    a.调节pH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A.a→b→c→d→e               B.e→b→d→c→a

    C.b→d→c→a→e                D.b→d→c→e→a

    ②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多选)。

    A.液体       B.固体        C.鉴定       D.选择     E.天然

    ③使用该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

    ④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中,A同学从培养基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多选)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     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