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某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为,则有关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酶能切断G-C,C-G之间的氢键

    B.用这种限制酶获得某生物的DNA的某个目的基因的方法,属于从基因文库中提取。

    C.用该酶切割上图之后形成的粘性末端含有2个碱基对。

    D.上图获得目的基因可用RNA病毒作为运载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细胞的知识点,正确说法有几项?(   )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②癌细胞能破坏人体正常的细胞,使人体死亡。

    ③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④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能运输O2和CO2。

    ⑤神经细胞受刺激时,大量Na内流,属于自由扩散。

    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⑦正常人体细胞内DNA分子数是46个,受精卵DNA分子来自父母各一半。

    ⑧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蛙的红细胞ATP生成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

    B.乙图为小树林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D.丁图为恒温动物离体细胞新陈代谢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X<n      B.0<X< m   C.n<X<i      D.X>i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I(12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⑴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⑵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

    ⑶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⑷ 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

    Ⅱ(14分)帕金森氏症的主要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的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

    尔松等在研究帕金森氏症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因此而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卡尔松等在研究时发现,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经未梢中“多巴胺”缺乏;“多

    巴”是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现在已知,“多巴”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多巴胺”,而一

    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未梢内的多巴胺。分析并回答:

    (1)在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形式所经历的变化是                      。

    (2)某学校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因作出了许多假设。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同学们作出的最可能的假设是                          。

    (3)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以检验对假设的验证。

    I.主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品:小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注射器等。(实验不需要再另行分组)

    II.实验步骤:①

    III.实验结果:

    (4)请设计一张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系列,其中三个基因为:AY=黄色,纯合致死;A=鼠色,野生型;a=黑色。列在前面的基因对列在后面的基因是显性。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就是说,对于每一只小鼠而言,只可能有其中的两个基因。AYA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1)现有下列2个杂交组合,问它们子代的表型如何?(4分)

    ①AYa(黄)×AYa(黄),它们子代的表型为                                  ;

    ②AYa(黄)×AYA(黄),它们子代的表型为                                 。

    (2)假定进行很多黄色鼠与鼠色鼠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问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很多黄色鼠与黄色鼠的杂交,你预期每窝平均生几只小鼠?为什么?(7分)

    (3)一只黄色雄鼠(AY  )与几只黑色雌鼠(aa)杂交,你能不能在子代中同时得到鼠色和黑色小鼠,为什么?(7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