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选择题 6 题,计算题 3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4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8 题
  1.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既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拉力F1为________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九九式坦克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坦克的履带是由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________,凸起的棱的作用是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0N的木箱,受到水平向右100N推力时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100N(填“大于”“小于”“等于”);用120N的推力时,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匀速水平向右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利用压强计测量某液体内部压强的四种不同情况:

    (1)通过比较(a)(b)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

    (2)通过比较(b)(c)(d) 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和F,则,F____________F,测得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和ρ,则ρ______________ ρ。(填“>”、“=”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

    ①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

    ②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个钩码而不分开

    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④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________;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重100 N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水平拉力是______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铅笔受到的重力约为5N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400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

    D.黑板的长度约为4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做法,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碾子的质量很大   冰鞋上装有冰刀   飞镖头部很尖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下图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

    1m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
    ⑴∵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G=mg=0.6×10="6" (N)

    ⑵茶壶的重力G=mg= 0.4×10=4(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G=6+4=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你认为上述解题过程中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某厂工人用200牛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秒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千克的物体提升4米.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4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g=取10牛/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大洋一号是目前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也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排水量是5600t,船上配备的机器人系统能在6000m深的海底进行探测。

    求:(1)机器人在海底探测是所受到海水的压强; (ρ海水=1.03×103Kg/m3).

    (2)满载时,船所受的浮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1)、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A对挡板B的压力。

    (2)、如图所示实验器材,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猜想________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弹簧测力计,还需要的器材是:若干个质量相同的________。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_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上图16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 相同吗?为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红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小红和小军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A.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B.将吸盘四周蘸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C.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D.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脱吸盘所需拉力大小F.

    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

    【评估交流】

    小红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__,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小军同学说:在操作中,我发现存在________、________

    等问题,尽管我们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小红认真思考后,同意了小军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小红和小军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小红和小军测出的大气压强p=(用字母表示);实验时小军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________进行测量,课本上的1atm=________P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