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0.1NA个OH-

    B.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C.常温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D.常温下,4gCH4中含有4NA个C—H共价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治理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雾霾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以用铜罐代替铝罐储运浓硝酸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和氮的氧化物有关,硫的氧化物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物质

    D.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它有漂白性

    B.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S和CO2

    C.可以用加热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混有的NH4Cl

    D.过量的Cu与浓硝酸反应不可能有一氧化氮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右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有共价键

    C. 物质WY2、W3X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元素肯定是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B. 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C.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的沸点均逐渐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不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 Cl2(g)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B.在海轮外壳上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马口铁(镀锡)外层镀层被破坏后,里面的铁更易被腐蚀

    D.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将水下的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双液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能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反应NO2(g)+SO2(g) SO3(g)+NO(g),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SO3和NO的物质的量的比保持不变

    C.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n<e +f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实验中要测定某无色气体的成分,已知此气体可能由CO2、NH3、NO2、N2、N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此无色气体进行以下实验:①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②继续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颜色呈红棕色;③再继续将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最后气体完全被吸收,试管内充满液体。由此可判断:

    (1)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解反应,电解槽内装有KI-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 IO3-+5I-+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为电源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2)请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左侧溶液变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右侧发生的有关电极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反应结束时,左侧溶液中还_________I-。(填“有”或“没有”)

    (5)写出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_________。(填“变”或“不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2 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  △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右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将容器体积变为1L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或者使用新型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N2(g) + O2(g) = 2NO(g)  △H = +180.5 kJ·mol-1

    2H2(g) + O2(g) = 2H2O(l)  △H =-571.6 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CO(g)+2NO(g) 2CO2(g)+N2(g) 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 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右图中画出c (NO) 在T1、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c (NO)(×10-3 mol·L-1)

    1.00

    0.50

    0.20

    0.10

    0.10

    c (CO)(×10-3 mol·L-1)

    3.00

    2.50

    2.20

    2.10

    2.10

    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按要求完成以下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只写出计算结果的不给分):

    ①计算前2s内的△c (CO2) ;

    ②计算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

    ③计算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