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其他题 2 题,选择题 2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2 题
  1. 美丽的圣湖,静若处子,隐身在气势páng  bó的喜马拉雅山北部群山之中。湖水碧波荡漾,依山而走,一眼不可穷尽。倘若你走近了仔细端xiáng,你还可以发现quán缩在湖底的碧绿水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实践(8分)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你班开展了“爱祖国,迎国庆”主题班会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提供两个栏目(2分)

    (2)“爱祖国,迎国庆”班会活动如期举行,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你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3分)

    (3)班会进行中,有同学提供了这样的一则资料:复旦团委调研部日前实施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同学仍然认为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有43.16%的同学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必须融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元素,才能焕发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同意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理由。(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上;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B.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D.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4)每题1分,(5)—(6)每题2分)

    (1)千里之堤,________ 。

    (2)________ ,非志无以成学 。

    (3)木受绳则直,________ 。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

    (5)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念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

    (6)长征途中我军经历了许多激烈的战斗,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中记载了“抢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两件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6分)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1)文中的“裙钗”指的是________。(1分)

    (2)她因何“怀仇恨泼猴”,请你简要复述相关情节。(2分)

    (3)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一)阅读《村晚》(宋·雷震),完成习题。(6分)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请展开想象,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首诗中的“横”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二)阅读《桑怿传》①(欧阳修),完成第8—13题。(14分)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⑥,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1..⑴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有盗十人  (      )         ②见民避溺者  (       )

    ③见民荒(       )            ④怿剑及铁简(      )

    ⑵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 以:将以舟载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 之:汝旁县为之无盗   荆吴形胜之最也

    C. 虽:怿虽举进士  虽多忌克

    D. 然:然其所为皆合道理      颓然碧窈

    2..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2处)。(2分)

    然 其 所 为 皆 合 道 理

    3..句子翻译:(4分)

    ⑴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

    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4..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试分析桑怿个什么样的人?(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三)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12~14题。(10分)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这叫跽(jì)坐。虽然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变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到了宋朝,这种椅子便广泛地流行起来。

     椅子的流行不仅仅使人们的坐姿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冲击。

     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人们的双腿解放以后,许多重要的仪式、日常的交际礼仪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跪”为主的礼节逐渐演变成了以“坐”为主。

     椅子还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用具和生活习俗。比如房屋内部风格: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了;人们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椅子出现以前,人们的坐姿很低,导致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显然升高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因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器皿都变得玲珑精巧。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都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直到八仙桌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合餐制。

     椅子最大的影响,是对于国人的心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这样坐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很难坚持半小时以上;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的训练,不仅能磨练孩子的意志,甚至能收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会不舒服,内心也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通过训练,可以实现内心与坐姿的和谐统一。

     宋代以前,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在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的观念,奴化了国人。

    1..结合文章,说说椅子的出现怎样改变了中国文化。(3分)

    2..“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中“逐渐”一词在说明中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运用文中相关知识,解释我国古代餐具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

    唐人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器皿都变得玲珑精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四)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7题。(9分)

    学知识与学做人

    ①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学做人”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然,“学知识”与“学做人”是紧密相联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首先,“学做人”是“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学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本中,你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在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让你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③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于当今社会的。

    ④由此,可以引出第三点“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也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多,但将来碰壁之时是不会少的。反之,你将受益匪浅。“学知识”与“学做人”就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断了哪个都是残废。

    ⑤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你既重视“左臂”也重视“右臂”,好好地保护这左右“臂膀”吧,它们会伴随着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为第③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3..摘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1分)

    初见昙花

    平常的日子里,一朵昙花的开放,也能在漠漠的心田上种植出满畦的喜悦。这日正是秋分,夜晚有弦月,光芒的确如水,雾是不见的,那朵昙花拳拳地吊在有些嶙峋的枝柯上,月下看去,似乎是亘古里伸出的一支唢呐,伶仃地吹着关于生命、关于风华、关于梦想的曲子,低回中有昂扬的韵味,一如它的花期,虽然短暂却美得极致。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昙花。

     其实这盆昙花放在家中的阳台上已有五度春秋了,每年秋来它们只是报以缄默,即使偶尔绽放几点花苞,却像心急的旅人,等不及到达辉煌的顶点,便沉埋在晨风夕露里了。昙花所予我们的,除却疯长的枝桠外,就只有劳而无获的失望和久等不至的焦灼与无奈了。有时甚至怀疑它并非昙花,如果是昙花,哪怕真如成语所形容的那样,的确只有刹那间的芬芳,五年的浇灌也该有望收取一掬回报了吧?

     这一刻今日终于来临。我家人都为此隐约的激动。

     我决心等待昙花那既著名又古典,同时颇为凄美的一现。

     晚上九时左右,昙花原先握紧的拳头松动了,白而薄的几层花瓣犹如伫立风中的妇人的罗裙,于重叠中见飘逸,以一种相当婉约的姿态迎接着这一生一世初次窥见的万象世界。凉沁的秋风中,昙花没能印下它袅娜的身影,否则对影起舞,生命的阵营岂不又多一份生机?

     我细心而又专注地立于花旁,希冀有更多的惊喜从精密纤细的蕊丝中沁出,然昙花按捺着,似乎在冷眼旁观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始终不肯接纳我由衷的祈盼。无奈中只好离它而去,在一圈比月色更为明亮、更为温暖的灯光下寻觅另一种人生意味。

     约莫十时许,再一次披衣到阳台。这时风更大了,花香浮动中月色泼了我湿湿一身。汽笛里秋虫谦卑地咕哝着,像是在暗笑我痴。我痴么,昙花?昙花无语,唯有洞开的口宛若婴儿的笑靥,汨汩流淌出纯洁的欢乐。我竟想起同是成语中人的燕子,想它为梁柱上新画的那抹朱红所陶醉,竟然不知将换巢于火!

     这就是昙花的命运么?

     我用手轻轻抚着昙花那玉色的花瓣,企图挽住它稍纵即逝的芳华。然昙花继续一点一点地张大它笑唇的弧度,坚定而又乐观。或许昙花是有知有识的,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无惧、无悔、无怨。因为它相信那一刻的绚烂足以诠释生命的全部意义,短暂又何妨呢?昙花之为昙花,难道不正因了这种对于生命的豁然与达观吗?

     由于目睹了昙花追求美丽的过程,枯萎的结局已无关紧要。自此起以后,昙花在我心中,将与伤感无缘。我想它是朵无忧的花,一生充实而丰盈,如同流星,在最短的时间里,灿烂过别人漫长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可羡可慕的幸福与机缘么?

    1..“我决心等待昙花那既著名又古典,同时颇为凄美的一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2..结合语境,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那朵昙花拳拳地吊在有些嶙峋的枝柯上,月下看去,似乎是亘古里伸出的一支唢呐,伶仃地吹着关于生命、关于风华、关于梦想的曲子。

    (2)汽笛里秋虫谦卑地咕哝着,像是在暗笑我痴。

    3..结尾说“我想它是朵无忧的花”,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4..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谈谈你对文中“昙花精神”的理解。(不少于两点,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时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但是最近这位母亲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国人。据央视网报道,陈玉荣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为了给儿子捐献肝脏,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陈玉荣每天暴走10公里,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脂肪肝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2009年11月3日上午,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经过13个小时的接力手术,从母亲身上割下的肝脏成功植入了儿子体内。

    “暴走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是母爱的一种极致表达方式。其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读完上面一段材料后,请以“爱,可以这样表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作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