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null 1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

    A. ①亚热带作物带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 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D.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 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

    ①本土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充足  ②平原面积广阔  ③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④北方冷空气可直达墨西哥湾沿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应大力发展(  )

    ①生态农业 ②有机农业 ③精确农业 ④粗放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D. 工业化加重了环境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是( )

    A. 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 成都、武汉、南昌

    C. 沈阳、太原、西安   D. 昆明、长沙、福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近年来,席卷整个长三角的城市化浪潮使连接各城市间的乡村地带急剧缩小,城市边界纷纷汇合,第一次出现与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群相似的城市连绵带。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掀起规模浩大的“路桥运动”,“三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

    把“长三角”地区建成“三小时都市圈”的重要意义是(  )

    A. 促使上海等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B. 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就业

    C.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 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论述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特征的是(  )

    A. 高投入   B. 高消耗   C. 无污染   D. 高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 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 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 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 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是指(  )

    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 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 整个东北平原   D. 仅指辽河平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0 题
  1.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

    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A. 大农场生产   B. 生产专业化

    C. 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 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美国1933年4月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

    此种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

    A. 土壤侵蚀   B. 土壤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壤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可以(  )

    ①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优势 ③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 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进行农业区划   B. 加强水利建设

    C. 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 退耕还林还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 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料导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国际经济环境   B. 对外开放政策   C. 侨乡   D.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   B. 自然条件   C. 人口数量   D. 人口迁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长三角都市圈与纽约都市圈的区位因素相同的是(  )

    A. 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 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都有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   D. 都位于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 加重旱涝灾害威胁   B. 增加年径流量

    C. 调节下游水位   D. 提高地下水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 禁止发展农业

    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协调利用河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图甲。

    图甲 北海、钦州、防城港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见表。

    北海、钦州、防城港2000~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

    单位:亿元

    材料三:见图乙。

    图乙 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城市化水平

    材料四:见图丙。

    图丙 2005年六省(市、区)GDP各占全国比例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

    (2)(单选)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多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二: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灌溉对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该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污染,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图中反映出灌溉造成的生态灾难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因素的变化,必定会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________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农业部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_;N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减少,_______增加。

    (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

    (5)保护该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大幅度增加,为探究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你认为应首先收集哪方面的资料?

    (3)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