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设得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
    熔点 沸点
    酒精 -107℃ 78℃
    水银 -39℃ 357℃

    A.酒精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寒暑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炎热的夏季,医生建议,在气温超过36℃时,每半小时需要补充一杯水其原因是( )
    A.人喝水是为了补充体力
    B.人喝水是由于水的温度低些,因而水可以吸收人体的热
    C.人喝水是为了大量出汗,汗水又迅速蒸发,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使人体表温度降低
    D.人喝水是为了水的汽化放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日看到的水中之物比实际浅,就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
    B.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D.我们看到的红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经验的木工在购买木梁时,为了判断木梁的中心是否朽了,总是让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一端,另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另一端,再由一人敲打木梁中心,如果两端人听不到声音从里面传来,证明里面已朽,木工是根据什么选择木梁的( )
    A.空气传声
    B.固体传声
    C.液体传声
    D.真空不能传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站在竖直挂的平面镜的正前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像以多少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
    A.1.5m/s
    B.2m/s
    C.1m/s
    D.0.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居民将无法直接对话
    B.月球居民依然可以测量温度
    C.月球居民仍可用电灯照明
    D.月球居民将看不到日食、月食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晚上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
    A.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 )
    A.用湿抹布擦电器
    B.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C.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
    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小电珠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若要使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则小电珠应放在(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要使L1和L2两灯并联,必须( )

    A.闭合S1、S2、S3
    B.闭合S1、S3
    C.闭合S2、S3
    D.闭合S1、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一个电源两端接有两个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并联都可以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________判断的.“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_,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的而产生,并经过________传入人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噪声是指物体做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声强不能超过________dB.
    调查一下校园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举出1个事例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事例:________.
    措施: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小雨坐在爸爸的上上随爸爸出去旅游.由于雾大,爸爸车开得很慢.路上细心的小雨发现来往的车辆都亮着黄灯,从爸爸那里他知道了原来这些黄灯都叫雾灯,在大雾弥漫时,汽车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
    “可为什么雾灯要选发黄光的灯?”小雨不解的问爸爸.看到小雨这么好问,爸爸很高兴,他让小雨分析一下原因.小雨想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有关散射的知识,就说到:“也许是黄光不容易被雾散射吧!”
    “那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爸爸接着问道.看出爸爸在考自己,一向要强的小雨会心一笑:“我找来可射出不同色光的灯泡并排放在一起,分别射出七种色光.由看不清的远处逐渐向这七个灯泡靠近,并记录看清的顺序,根握顺序就可判断各种色光被散射的容易程度!”
    虽然不是很平密,但爸爸还是鼓励了小雨,并和他一起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他们发现由远及近时,最先看到黄灯、绿灯和红灯,最后是蓝灯和紫灯.
    小雨在爸爸的帮助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1)小雨得到的结论是:黄光______(“易”或”不易”)被散射.
    (2)红光和绿光也不易被散射,为什么雾灯不用红光或绿光?
    (3)你认为这一些结论在显示生活中还有什么用?请举1例
    (4)上文所经历了怎样的科学思维程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常听人们有这种说法:触电时人被电吸住了,抽不开.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人手触电时,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即使发出抽回手的指令,无奈手已无法执行这一指令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触电死亡者,都是手的掌心或手指与掌心的同侧部位触电.刚触电时,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导线. 这样,加长了触电时间,手很快地痉挛以致麻痹. 这时即使想到应松开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如若触电时间再长一点,人的中枢神经都已麻痹,此时更不会抽手了. 这些过程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如手的背面触电,对一般的民用电,则不容易导致死亡,有经验的电工为了判断用电器是否漏电而手边又无线电笔,有时就用食指指甲一面去轻触用电器外壳. 若漏电,则食指将因条件反向而弯曲,弯曲的方向又恰是脱离用电器的方向. 这样,触电时间很短,不致有危险.当然,电压很高,这样作也会发生危险,所以,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
    ①家庭电路中,输电线进户后,在接用电器之前,还要经过一些装置,这些装置的顺序是( ______)
    A.电能表、保险盒、总开关            B.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
    C.总开关、电能表、保险盒            D.总开关、保险盒、电能表
    ②下列能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 ______)
    A、两手同时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
    B、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单接触火线
    C、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D、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中的零线
    ③关于安全用电,你能说出几条建议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甲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乙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甲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
    图乙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茶叶要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储存,常温下保质为18个月,为延长保质期,储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方法储存,问
    (1)请解释图中小红提出的问题
    (2)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
    (3)小红把茶叶给爷爷,爷爷拿出泥壶冲茶,并告诉她夏天用泥壶冲茶凉的快,小红有点疑惑,并马上想到一个探究课题,想亲自探究一下,你能帮她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吗?
    课题:______;
    猜想:______.
    实验方案:
    ①器材:______;
    ②步骤:______;
    实验数据表格:______
    如果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你将发现的现象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今日天气》报道:青岛市区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早晨有雾,南风4-5级,最高气温12度;夜间:阴有小雨,南风5-6级,相对温度60%-95%.
    由于早晨有雾,夜间下雨路滑,气象条件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影响较大,请司机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
    (1)找出文中的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上文中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请找出1条原文词句,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林和小松的电学实验:
    (1)小林看小松连接了一个如图的电路,对小松说:“好像电路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要求是两个电流表分别测L1、L2的电流.

    (2)小松在做实验时,连好电路后发现灯泡不亮,他想知道电池中是否有电,你能否想到1种判断方法?
    (3)小林的父亲是一家工厂的负责人,其产品仓库要求从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装在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如下图,还有若干条导线.利用这些材料,请你为仑库值班员设计一个电路要求:红灯亮,表示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
    ①画出电路图;②将右图正确地用实线连接起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