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计算题 6 题,多选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分别作用在物体和上,、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两物体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连接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A、B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D.若将细绳剪断,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宣布,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类似的行星,该行星绕太阳系外的红矮星Gliese581做匀速圆周运动.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20光年,公转周期约为37天,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9倍,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相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行星的公转角速度比地球大

    B. 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61倍

    C. 该行星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D. 要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发射速度只需达到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即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气象卫星可以测量气象数据,分为两类。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巡视地球一周。“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卫星比“风云Ⅱ号”卫星

    A.线速度大      B.发射速度小

    C.万有引力小   D.向心加速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A、B是一对中间有小孔的金属板,两小孔的连线与金属板面相垂直,两极板间的距离为L,两极板间加上低频交流电压, A板电势为零, B板电势为,现有一电子在t=0时刻从A板上的小孔进入电场,设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则电子在两极板间可能

    A. 以AB间的某一点为平衡位置来回振动

    B. 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但最后穿出B板

    C. 一直向B板运动,最后穿出B板,如果ω小于某个值ω0,L小于某个值L0

    D. 一直向B板运动,最后穿出B板,而不论ω、L为何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将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B.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C.从t=T/4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

    D.从t=3T/8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打到左极板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6 题
  1. 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水平拉力F.(取g=10m/s2)求: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至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将弹簧拉长至11cm时,求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若将弹簧拉长至13cm时,求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末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所示,A、B两块金属板水平放置,相距为d=0.6cm,两板间加有一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当B板接地时,A板电势φA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现有一带负电的微粒在t=0时刻从B板中央小孔射入电场,若该带电微粒受到的电场力为重力的两倍,且射入电场时初速度可忽略不计.求:

    (1)在0~~T和这两段时间内微粒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要使该微粒不与A板相碰,所加电压的周期最长为多少(g=10m/s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1/4圆弧和平面组成,车的右端固定有一不计质量的弹簧,圆弧AB部分光滑,半径为R,平面BC部分粗糙,长为,C点右方的平面光滑。滑块质量为m ,从圆弧最高处A无初速下滑(如图),与弹簧相接触并压缩弹簧,最后又返回到B相对于车静止。求:

    (1)BC部分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当滑块与弹簧刚分离时滑块和小车的速度大小.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其中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而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1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0=10J,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剪断细线,求:

    (1)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滑块P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大?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某游乐场过山车的娱乐装置原理图,弧形轨道末端与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两辆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车(大小可忽略),中间夹住一轻弹簧后连接在一起,两车从光滑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车刚滑入圆环最低点时连接两车的挂钩突然断开,弹簧将两车弹开,其中后车刚好停下,前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求:

    (1)前车被弹出时的速度;

    (2)前车被弹出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3)两车从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高度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2011年7月,天文学家通过广域红外勘测器(WISE)发现地球首个特洛伊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位于太阳一地球4号拉格朗日点。这颗小行星叫做2010 TK7,直径接近300米,当前距离地球8000万公里。它的公转轨道与地球相同,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它陪伴着地球至少度过了几千年的时光。下面关于这颗小行星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 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C. 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相等

    D. 在小行星运动一个周期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T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工件质量均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传送带的速度为

    B.传送带的速度为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D.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