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19 题,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1 题
  1. 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此时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9 题
  1. 教师讲课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产生的,我们听到教师讲课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年12月10日晚,近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现身天宇.这是一次最美的月全食,我们可以看到一轮红彤彤的红月亮(如图所示).月全食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我看到红月亮是由于只有________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如图为干涸开裂的河床.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利用干冰的________吸热使其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去玩,小欣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于铁钉、玻璃、水银、食用油和陶瓷片这些物品,在常温下是液体又是晶体的是________,是导体又能被磁铁吸引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画出图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根据图2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一个苹果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会儿我们会看到苹果表面上会出现一层水珠,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晚上,小勇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这一点,可以粗略测量人到山崖的距离.小峰面对山崖大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他离山崖有多远?这种方法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游泳池,长25m,宽12m,水深2m.(池底是水平的) (ρ=1.0×103kg/m3
    (1)求游泳池中水的质量;
    (2)若当地的水价为1.8元/吨,则每更换一池水需花多少元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一空心铁球质量是237g,体积是80cm3,求:(ρ=7.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1)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银,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1所示.她的成绩为______min______s.
    (2)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3)如图3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甲)和水(乙)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4)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代替平面镜.
    (2)小刚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研究完平面镜成像后,小马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厚度均匀)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直到与像的位置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的正倒;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缩小 正立
    较远 缩小 正立
    很远 缩小 正立
    ④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虚”或“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如图所示).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_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
    (2)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说明像距太大了,导致像距太大的原因是______.
    (3)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某点,所成的像是正立、______的______像.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大小不变”)
    (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三个错误是: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经老师提醒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g.
    (4)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人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每分钟约为150次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0g
    D.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湖中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街头的摄像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洒在教室里的水变干了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块逐渐变小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甲、乙、丙,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B.甲物质的密度最小
    C.甲物质的密度是丙的两倍
    D.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