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 Pi

    B.葡萄糖→淀粉;H20→[H]+02

    C.氨基酸→RNA聚合酶;[H]+ 02→H20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依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②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③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④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1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

    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白然选择的结果

    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

    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 -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

    B.萤叶甲亚科昆虫为次级消费者

    C.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各种群密度最高

    D.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白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A.9:8         B.3:1

    C.9:7         D.13: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同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_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种番茄的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一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     上,可                 提取;下图为野生型叶片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            (填标号)色素带含有镁元素。

    (2)番茄细胞中可以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        

    (3)番茄的黄化突变可能__        __(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

    (4)突变体叶片叶绿体对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__       __umolCO2.c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OY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或Y。

    (1)根据表中信息,推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   (会、不会)影响果蝇的性别。

    (2)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3) 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____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

    (4)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         种类型。

    (5)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

    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H眼,则W的出现是由    引起的。

    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____  引起的。

    ③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   ,由亲本中的____(雄、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

    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同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   的结果: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             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   的作用。

    (4)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草_       Kg。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   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欲进行小鼠肝细胞在不同浓度NaCI溶液中发生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请根据以下

    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用质量分数为0. 9%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3%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若干支、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具有测距功能)等。(要求与说明:对NaCl溶液的具体稀释过程、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细胞体积变化对计数的影响。绘制曲线时的细胞体积指细胞的平均体积。)

    请同答: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支,将质量分数为1. 3% NaCl溶液由高到低进行浓度梯度稀释。

    ②向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各试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   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测量细胞直径,记录实验结果。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按所给的图例提示,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当NaCI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与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            (变小、不变、增大),原因是细胞____             (失水皱缩、保持不变、吸水膨胀)。细胞数量____(减少、不变、增加),原因是细胞____   (破裂、完整)。

    ②基于上述实验,怎样才能用肝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写出实验思路

    即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