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7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   (     )。

    A、内蒙古    B、新疆            C、宁夏       D、西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稳定物价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   )。

    A、消灭地主阶级                     B、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掌握经济命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土地(     )。

    A、 归农民所有      B、 归集体所有      C、 归乡镇所有     D、归国家所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

    A、人民英雄           B、革命烈士         C、最可爱的人        D、两弹元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三大改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你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     )

    A、长征1号              B、长征2号

    C、东方红1号            D、“神州5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因为它(        )。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做出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的决定

    D、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6年,外国记者来中国采访时,能够见到的情景是(    )。

    A、各地农民分田到户             B、工商业者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人民公社的特点的“一大二公”的含义是(       )。

    A、一大是大家都支持,二公是公开又透明

    B、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C、一大是人民公社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二公是一切为公

    D、一大是大人都参加,二公是公共场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彻底被废除是在哪一年(      )。

    A、1911           B、1949      C、1952           D、195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后发生的“乒乓外交”推动了(     )关系的发展。

    A、中日             B、日美     C、中美         D、英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 “铁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的构成不包括(      )

    A、洲际弹道导弹部队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C、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D、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7 题
  1. 1950年10月,黄继光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 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错误: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53年春节,小五到武汉观光。他看到武汉农村正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最晚的自治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错误: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材料一中的决议是怎么概括“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的?(2分)文革哪一年结束?(1分)

    结合材料二,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1分)这个案子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无限崇拜毛主席,最主要的是因为毛主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请问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反面教训?(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

    ——周恩来

    材料三:如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请问这个原则是什么?(1分)请你说出这个原则的主要内容(2分)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一年哪个会议上的讲话?(2分)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1分)

    (3)根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分)

    (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曲折中前进的十年。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12分)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1分)它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2分)

    (3)请举出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的两个严重失误(2分)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美关系一直是两国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8分)

    (1)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请问这个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这里写说的“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具体指什么?(2分)

    (2)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什么?(2分)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分)

    (3)回顾中美关系风雨发展史,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