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9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这个学期起,八年级开设了物理课,小刚同学很喜欢.关于他的下列说法和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物理问题着手

    B.多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C.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不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  )

    A.纳米   B.微米   C.光年   D.赫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同学用分度值1厘米的刻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1cm、12.3cm、12.4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12.27cm   B.12.3cm   C.12.2cm   D.12.0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m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4cm

    C.人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每秒钟搏动100次

    D.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4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量长度的仪器是     ,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组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赵翔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5m/s的速度由东向西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东/西/南/北)风,风速是     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振动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成雅高速公路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 匝漆包线,利用刻度尺测量漆包线的直径.图中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漆包线的直径是     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中的声速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答:①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依据是    

    ②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依据是    

    (2)真空中的声速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在双休日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东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

    (1)第一组数据: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第二组数据:小东在某时刻记下汽车驾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请你与上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它们的数值为什么不同?

    (3)第三组数据: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