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 )
    A.重力减小,重心随挖下的小圆板移走了
    B.重力和重心都没改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改变
    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m,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桌面水平匀速运动,即可以断定(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P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A.10N,50N,100N.
    B.5N,10N,20N.
    C.10N,40N,5N.
    D.30N,40N,5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

    A.90°
    B.15°
    C.45°
    D.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人站在长木板上用力拉跨过定滑轮连接于板的绳子的一端,绳子与水平面平行,人的拉力为100N,人和板一起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则人和板间的摩擦力及板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100N、100N
    B.100N、200N
    C.100N、0
    D.0、10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在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小球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并斜靠在光滑斜面上,当斜面逐渐向右缓慢移动直到小球到达斜面顶(此时轻绳几乎达到水平)的过程中,绳对小球的拉力将( )

    A.增大.
    B.先减小再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再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L+
    B.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L+
    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光滑斜面,当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小物块A恰好能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某时刻(此时小车速度不为零),突然使小车迅速停止,则在小车停止过程中,小物块A可能( )

    A.沿斜面滑下
    B.滑斜面滑上去
    C.仍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tanθ=
    B.tanθ=
    C.tanθ=2μ12
    D.tanθ=2μ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其等效性是指 ( )
    A.使弹簧测力计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B.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
    C.使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两次橡皮条与两绳套的节点都与O点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球重为G,半径为R,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重为W,厚为h,放在球边,当对木块施以水平推力F后,球刚好对地面压力为零,如不计一切摩擦,
    求:(1)F的大小;
    (2)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所受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对它们的平均推力大小为900N,推进器工作了5s,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了0.05m/s,求
    (1)飞船和空间站的加速度大小;
    (2)空间站的质量;
    (3)飞船对空间站的作用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