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运用 1 题,修正题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邻(bǐ)     金(yǒng)      叱风云(zhà)   心泣血(chuí)

    B.耗(shé)    洁(pī)        锐不可(dāng)  发生口(jué)

    C.湖(bàn)    奴(bi)        风沐雨(zhì)   长短叹(xū)

    D.跷(qī)    苗(fǔ)        枪实弹(hè)    不偏不(y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家滇味饭店才开张不久,街对面一家川味饭店又挂起了招牌,两家饭店形成了鼎足之势,好生热闹。

    B.“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C.云南教育基金会继续选派讲学团,到保山和怒江支教讲学,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面对商家林林总总的促销,想不动心很难。但是也不能让商家牵着鼻子走,跟着商家的促销大潮随波逐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验方,我们可以拯救一批濒临失传的奇珍异宝,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而补充、丰富和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B.得知自己当选为上海世博会“亲善大使’’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德华非常开心,认为亲善大使是一个既光荣又责任重大的使命,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

    C.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州、市、县、区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于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向早灾灾区献爱心捐助,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

    D.说起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的“郁闷事”,  不仅让不少消费者体会不到购物消费的乐趣,还惹来一身麻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

    ①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

    ②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③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

    ④又几经演化

    ⑤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⑥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

    A.③①⑥④②⑤                     B.⑤①⑥④②③

    C.⑤③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④⑥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教”的伦理学基础因而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睇”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入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但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    )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学“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教”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而生成的。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社会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不是“愚孝”或“伪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学校推行“五心(忠心、爱心、关心、信心、孝心)教育”,其中“孝心”教育应该是最基础的伦理教育。

    B.一个人只要不“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就是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

    C.当前的应试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古代的学“文’,一样具有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的作用。

    D.从古至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箪器食。每朝,候上之闲,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日:“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日: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名籍:谓直接呼项籍之名。

    ②洗沐:沐浴,此指休假。汉制,官吏每五日例得休假。

    ③这是指郑当时在武安侯的田蚡和魏其侯窦婴在廷中为灌夫事发生尖锐冲突,武帝征询群臣意见时,他先是肯定支持窦婴,后又怯懦动摇,因此触怒武帝被贬官。

    ④推毂:推举。

    ⑤翕(xi)然:一致。

    ⑥僦:运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仰奉赐以诸公                   给:供给

    C.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郑庄         称:称赞

    D.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其事         发:发生

    2.以下句子,分别表现郑当时待人友善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    )

    A.郑君独不奉诏

    然其馈遗人,不过箪器食

    B.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

    C.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D.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门外可设雀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庄喜好道家学说,敬仰年长且德高之人,他交往的都是辈分比他高的天下知名人士。

    B.郑庄为官正直,汉武帝时曾因评论武安侯和魏其侯的纷争被贬官,又因引荐比自己才能高的人而得罪权贵。

    C.汉朝征讨匈奴,财力匮乏之时,郑庄所保举的宾客在承担运输任务时未按时完成任务并亏欠款项,郑庄因此获罪,被贬为平民。

    D.郑庄为官有权势的时候,宾客众多;等他罢官之后,宾客就渐渐离开。这种情况与下邦的翟公的经历很相似。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2)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之泛称。②赊:远。

    (1)本词开头一句就点出“喜还家”,“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在本词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_________________,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

    (2)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4题。

    海  光

    薛尔康

    我们决定夜行到海边去玩,并在那里观看日出。这意味着必须在黑夜穿过一片约莫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大滩荒无人烟,也没有路,至少没有通向大海的路一一在本地庄户人的心目中,大海仿佛不存在似的。他们从来不到海边去,也从来听不见他们谈论海。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带着迷蒙的光晕,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这才更刺激呢。落寞在闭塞的乡间,我们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我们先是沿着牛车道走。所谓牛车道,只是牛车的木轮碾出的两道深深的车辙,是夏天乡亲们进滩放牛留下的痕迹。眼下到了深秋,车辙里长满歪歪斜斜的盐蒿子。车辙终于在放牧者遗弃的窝棚前消失了。回首朝夜深处一望,还能瞥见村庄里稀疏的灯火,路在盐蒿丛中延伸,在布满芦苇的水滩边迂回。走了好久好久,按时间计算,该已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我们还未摆脱背后那更为稀疏的灯火。

    天穹被翻腾起伏的阴云挤满了,那些无法容身的云块从穹顶倒悬下来。月亮旱已消失不见,连远方最后一点灯火也熄灭了,黑暗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儿亮光。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方向的标记,我们的脚越来越踌躇,担心到天亮时发觉自己原来是在村庄周围转悠。大滩上没有兽类,也不闻虫鸣,但阴森森的盐蒿丛中似乎暗藏着更为凶恶的吞噬人的怪物。

    我们从死寂中预感到不祥的征兆。果然,一阵凄厉的吼声从大滩深处袭来,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伏喧响。起风了。狂风越逼越近,揪着头发把我们撕I扭了一会儿,又呼旋着远去。

    “我们受到好奇心的惩罚。”有人说。

    “我害怕,从未感到自己是这样胆怯。”又有人说。

    “你们看,那是什么了。”我叫喊道。

    在黑夜的尽头,在天与地的交接处,出现几道惨淡的白光,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又像波涛那般忽隐忽现,它来得神秘,叫人几疑是幻觉。

    这是海光。

    大海昭示着它的存在,大海在向我们召唤呢。

    顷刻间,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它的魅力,我们嗬嗬地欢呼起来。欢呼声使大海震荡起来,大滩原是那么空虚,只有我们是实在的、活生生的。

    勇气和活力同时在周身膨胀起来,我们顶着风朝海光跋涉。狂暴的风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弓起身或侧着身走,甚至倒退着行走。不管怎么走,走出多大一步,我们毕竟是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了。老天像要有意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下雨了,雨点零零落落,但很大,击在脸上产生钝痛。老天爷并不明智,这会儿即便下铁,我们也只能前进。我们无处躲藏,只有向前向前,脖子里直冒汗气,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疲惫。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脚下从此不再有犹豫,无路的大滩有了一条直插大海的路。我们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

    仿佛被风吹灭似的,海光时而消失,.每当为此忧虑的时候,它总又忠诚地重现在前方。我们泰然了,不再担心失去它,我们脚下的路在倔强的延伸……

    终于,在一次消失之后,海光不再出现。它是不可能再出现的了。我们茫然四顾,不仅哀伤失去了一位引导者,还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我们失去了一切……

    这时,凄厉的风声中夹杂着异样的声响。凝神聆听,这是一种有节律的低沉而雄浑的音响。是海涛。不错,是拍岸的海涛!

    海涛奔跑着前来迎迓我们了,想不到大海这么快这么轾易地出现在面前,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奔跑。

    我们筋疲力尽跑到海边礁石上坐下,等待日出。大海在黑暗中汹涌,波涛黑魃魃的,只偶尔泛出些微的亮光。那神秘的海光是怎么出现在天际的呢?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等待中沉思,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删节)

    1.在文中,通往大海的盐碱荒滩有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文章标题为《海光》,“海光”在文中有何意味?(6分)

    3.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落寞在闭塞的乡间,我们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2)大滩原是那么空虚,只有我们是实在的、活生生的。

    4.文章开头说要到大海边“观看日出”,结尾时到了海边却说“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结合文意,谈谈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文段的含义,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自拟对象,在后面文句空缺处另写两个意思连贯、语意明确、形象生动、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

    解读生命的密码,去保持一种美丽的姿态,涧底的松,面对风刀霜剑,依然蓬勃着云天的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生命的诗行里,只能满是潮湿的唏嘘、沉重的叹息。冬日的鸟,面对烈风飞雪,那些关于春日的无尽遐想,只化作声声哀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修正题 共 2 题
  1.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把必须删去和不  能删的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为了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云南省花灯剧团②派出由二十多名青年演员组成③演出队伍,奔赴农村进行④演出。演员们深入到田间地头、村庄集镇、敬老院和学校⑤,为群众献上了一台台精彩⑥节目。剧团共演出了1 00多场,吸引了几十万观众。一场场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⑦使演员自己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答:(1)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当前网上热议的话题。对取消文理分科,网民有的赞成,有的反对。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各不超过12字)。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都比较窄,有些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其实,学理科的需要文史地知识,而学文科的也需要数理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理科生,首先要对本国的人文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国外的情况也得知晓;否则,不要说到国外去寸步难行,就是在国内同样也会四顾茫然。”网友甲的这一帖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网友乙也直言,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分文理科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降低,要么人文知识少,要么科学常识不足,将来在工作中创新、生活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会相应降低,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网友丙则留言说,文理分科好,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减轻学生的负担。高中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备的全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专门人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在高中这三年,而在个人的今后社会实践。网友丁也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普及教育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事,教育改革不应着手于取消文理分科,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良好的认知态度和兴趣。

    取消文理分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12字)

    保留文理分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12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

    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块。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又走了很久,他又想:虽然刚才已经将十字架砍掉了一块,但它还是太重了。为了能够更快更轻松的前行,这次,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却是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谁料,前边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了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