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弟子规》中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

    A.孝       B.节       C.悌       D.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贽赞扬自由恋爱,提倡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赞扬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这些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道貌岸然的“道学”先生             B.主张男女平等

    C.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予以否定        D.同情农民起义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具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                  B.戏曲表演

    C.书法艺术               D.舞蹈艺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B.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

    C.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提倡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胡锦涛说:“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实行新三民主义

    C.建立责任内阁           D.农村包围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邓小平指出:“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因为其作品《神曲》 (   )

    ①以宗教为创作题材          ②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将人文主义思想宗教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的根源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

    A.契约立国          B.人民主权       C.以法治国      D.君主立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三   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四   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4分)

    (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1分)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6分)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1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所走的道路构成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求,这一追求的主流目标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