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语言应用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廓(liáo)    永(jùn)    颓(qǐ)      浪飞舟(è)

    B.百(kě)   火(bō)     青(xìng)    忸不安(ní)

    C.团(jī)     然(qiāo)   长(gāo)     叱风云(zhà)

    D.徨(páng)    漫(sù)   下(zài)    自怨自(y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愤懑  榆阴    神彩飞扬   貌和神离

    B.绯红   凄婉    满目疮痍    妄自菲薄

    C.飘泊    剽悍    轻歌慢舞   剑拔驽张

    D.笙箫    冰屑    神态安祥   满腹经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东盟重申了维护南海和平与航行安全,按照国际法律所认可的各项原则解决了一切争端,呼吁有关各方在展开海上活动时保持克制态度。

    C.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

    D.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想了解实际情况,这些高管就必须经常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鼓励员工    

    ②奥巴马邀请商业领袖到白宫     ,与医院、制药公司等利益攸关方进行协商。

    ③“复制”可以快速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然而也有抄袭、剽窃之嫌,甚至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因此其备受质疑,如果时间允许,我愿与您   地聊聊关于“著作权”的问题。

    A.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B.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C.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D.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我们两个意见不一致,就没有必要再往一块走了,以后我们只能是秋毫无犯

    B.走进驴友俱乐部,听着众驴友谈景观,说古迹,指点江山,就连我这个最喜闭屋门、捧书卷、足不染尘的“老夫子”也动了出游之心。

    C.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欲强制人民币升值,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任何人。

    D.今天的盘面多空,双方可以用图穷匕见来形容了,在大幅限制股指期货的开仓数量之后,国家队再次遭遇重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失其所与,不知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卒惶急无以击轲     D.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荆轲知太子不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项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以无礼于晋 /失所与,不知 /吾还也

    B.焉:朝济而夕设版 /若不阙秦,将取之 /用亡郑以陪邻

    C.之: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D.而:夜缒出/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C.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

    D.春秋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描写生命的一段文字,请仿照前两句续写一句,构成排比。(句式大致相同即可)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长于污泥的夏荷,竟能在池塘中开出雪一样洁白的花朵;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烁的光亮;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关雎》一诗中表现情思绵绵,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两句是           

    (2)在雨的哀曲里,                    ,(戴望舒《雨巷》)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体现送别地点的宏伟,又表达作者离别之情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6)《饮酒》中陶潜归田隐居后,虽然仍              但因为没有官场应酬功利性的交往,因而感             

    (7)《蒹葭》中写诗人曾经逆流而上追寻“伊人”的句子是               

    (8)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这两句就是佐证。

    (9)《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众人唱                 ”以示诀别。

    (10)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

    (1)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

    (2)范增数王(   )

    (3)击沛公于坐(   )

    (4)人之力而敝之(   )

    (5)军中无以为乐(   )

    (6)沛公起厕(   )

    2.下面分析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樊哙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先发制人,使项羽陷于“不义”,表明即使刘邦在关中称王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项羽极大的尊重。

    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羽如此一说,刘邦不动声色,回去立诛曹无伤,断了项羽一条眼线。说明项羽心无城府,缺乏政治远见。

    C.刘邦会亲自到鸿门赴宴主要是因为他觉得有项伯说情,项羽不会杀他。

    D.“范增数目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见项羽为人刚愎自用,做事优柔寡断。

    3.翻译下面句子: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 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时间变化与情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孤独的守望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2)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4)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5)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6)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7)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8)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9)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10)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11)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12)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13)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14)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15)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第(8)段的“一方石碾”“空地上的水井里”,让作者对乡村的逝去感到惋惜。

    B.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写景状物淡而有味。

    C.本文表达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的痛惜之情,文中老人既有热情淳朴的一面,也有落后守旧的一面,作者哀其不幸。

    D.“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高楼大厦”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表达作者对城市的热爱。

    E.第(7)~(9)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

    (2)请找出文中两个有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指出其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纵观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孤独的守望”能否替换成“老人的守望”?为什么?

    (4)请从文体出发,探究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能否删除,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那一刻,我读懂了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上一个人名或人的称谓,如李白、鲁迅、林冲、父亲、奶奶、老师等,然后以这个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敘文。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