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7 题
中等难度 3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1 题
  1.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纸张粉碎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过氧乙酸常用来配制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2H2O
    D.2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克山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克山病多发区的居民可以口服亚硒酸钠(Na2SeO3)预防克山病.Na2SeO3中硒(Se)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1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2 CO2 H2O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3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4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Ca(OH)2溶液,过滤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清澈的矿泉水
    B.医用生理盐水
    C.澄清的石灰水
    D.透明的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D.冰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D.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含有大量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O3═2Ag+Fe(NO32.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酒精
    D.木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给液体加热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可能含有CuCl2、FeCl3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
    C.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D.固体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取3.2 g某物质R在4.8 g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3.6 g水和4.4 g二氧化碳,关于R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B.R中C与H的质量比为1:4
    C.R属于无机化合物
    D.R只含有C、H两种元素,是一种清洁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食盐和蒸馏水配制500g5%生理盐水,正确的操作步骤的是( )
    A.计算、称量、溶解、量取
    B.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C.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D.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7.1
     
    7.35-7.45
     
    6.8-7.4
     
    0.8-1.5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方案Ⅰ:
    用试管取约2mL该溶
    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______溶液
     
     
     
     
    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CO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上图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u+N2+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猜想分析]
    ①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______.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______.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
    ①验证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②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比在纯水中生锈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51.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最新研究表明,其体内代谢产物有强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国家正在严查添加有苏丹红的食品.已知最常见的一种苏丹红的化学式为C16H12N2O,试计算:
    (1)苏丹红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苏丹红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苏丹红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2g,跟足量的CO充分反应,得到固体物质9.6g,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化学课上,李老师展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说:“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并进行实验.”几分钟后,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案.
    (1)写出设计的三种不同的区别方法是(只写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实验方案时,小明同学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试剂”引起了一场争论.正方观点:可以区别:反方观点:无法区别.
    你赞同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________.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从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这样验证(简要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现象、结论):
    方法一: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0年12月14日下午,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旨在引导公众改变生活观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览共设5个分主题展区.
    (1)地球村的“碳”危机,展示人类过度开发、高碳排放所造成的恶果,如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N2O)、甲烷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自然界的“碳”循环.使用各类化石燃料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天然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请将下列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6CO2+________C6H12O6+6O2
    (3)你和我的“碳”足迹.“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 然界产生的影响.它有一定的计算方法,如乘坐飞机长途旅行二氧化碳排放量(Kg)=公里数×0.139,若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种________棵树来补偿(按每棵树能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
    (4)高科技的减“碳”术.为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新生活的低“碳”路.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B.使用节能电器
    C.洗碗时不间断地放水冲洗   D.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数关系密切;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任写一点);
    (4)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按要求在“元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选择合适的化学用语填入下列空格内:
    (1)氢________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Na与Na+属于同-种________;
    (3)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质子和30个________;
    (4)具有相同________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1个氢分子 ________,(2)2个磷原子 ________,(3)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水、甲烷、酒精、二氧化碳、氯化纳等五种物质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________,(2)沼气的主要成份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B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以上结构示意图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3)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4)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___;
    (5)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