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选择题 6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8 题
  1.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________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用吸管向两个空易拉罐中间吹气,导致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________减小,使得两易拉罐相互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温度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燃料燃烧使水温升高,水的________能增加,再转化为汽车的________能,使汽车前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对比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的大小有关;对比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胜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39℃
    B.体重约为450N
    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约为70次/mi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1、R2为阻值相同的电热丝,不同的连接方式及其发热功率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相等
    B.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
    C.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
    D.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4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1小有“6V 6W”的字样,小灯泡L2、L3标有“6V 12W”的字样.(假设小灯泡电阻不变)
    (1)闭合S2,断开S1、S3,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求L2的实际功率.
    (2)闭合S1、S3,断开S2,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求L1的电阻.
    (3)闭合S1、S2、S3,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调节电源电压为18V,求此时L3的实际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3H(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与绳重)
    求:(1)动滑轮的重力G1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如何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在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
    (2)如图2所示,这是某地区的一种仪表,它是______表,尝试将表盘度数填入横线上______.
    (3)许多基本仪器制作时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转换为易观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仪器名称  工作原理  制作思路
    温度计    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短
     电流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4)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
    “叔叔!”我大声喊道.
    “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
    “我很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
    “这很简单.”…
    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
    ①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
    ②应测的物理量:______;
    ③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要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测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荣荣同学所连接的电路存在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荣荣同学进行了四次测量,并将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帮他将表中未填的数据和现象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U/V I/A   R/Ω  灯泡亮度
     1 0.5  0.13 3.8   不亮
     2 1.0  0.18 5.6  灯丝暗红
     3 1.5  0.21 7.1  微弱发光
     4 2.5   0.25    
    (4)荣荣同学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某公园有两个游览点(用亭子表示),其游览的入口和出口都已确定.请按以下要求设计游览路线:
    (1)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先后经过两个游览点,请在图1甲中用笔画线画出游览路线;
    (2)游客由入口到出口,每次只经过其中任意一个游览点,请在图1乙中用笔画出游览路线.
    由此联系到我们所学的电路知识,现有两个小灯泡和相应的电器元件,怎样连接使它们都亮起来?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请在图2所示的虚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两种不同的完整电路图,要求用规定的电器元件符号.
    【评估】
    (1)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请在表格中填写简单的检修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 示例:灯泡的灯丝断了 换灯泡
    电路中的导线断了  
    电池没电了  
    (2)如图3所示,它们的电路连接情况不可见,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熄灭,不借助其它器材.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05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_物质.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计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______;(2)______.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分析与结论】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说法______正确(填序号).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 40 13.3
    2 30 15
    3 20 20
    4 15 30
    5 10 光屏上没有像
    6 8 光屏上没有像
    【分析与论证】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
    (2)如图2所示,光屏应移至_____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_____观察(填“左”或“右”).
    (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