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               B.一块麦田

    C.一条河中所有的生物         D.一片森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假若一个鱼缸里只有金鱼和金鱼藻两种生物,那么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空气     D.金鱼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牡丹花通常在春末才开放,但园艺师却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外界因素让它提前到春节期间开放。你认为园艺师主要是通过控制下列的哪组环境因素促使牡丹提前开花的? (    )

    A.水分和温度     B.温度和光照

    C.光照和水分     D.水和无机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长茂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把一条死亡的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一段时间以后,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雨水冲走了

    C.被猫吃了

    D.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片森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昆虫         B.黄鼠狼吃鸡

    C.松鼠吃蘑菇          D.长颈鹿吃树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青蛙→螟虫→水稻        B.水稻→螟虫→青蛙

    C.大鱼→小鱼→虾米       D.虾米→小鱼→大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者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气候条件             D.消费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2

    0.149

    0.009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害虫适应能力增强

    B.食物链被破坏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网罩影响草的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

    B.只有10%—20%的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目前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人工生态系统,其中对其它生态系统的依赖很大,比较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鱼塘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二氧化硫对空气的轻度污染可通过植物的吸收等作用被消除,这说明(   )

    A.生态系统能进行能量流动

    B.生态系统能进行物质循环

    C.空气污染不会改变生态平衡

    D.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动物作为消费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起着决定性作用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是释放能量

    D.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不起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绿色植物     D.肉食动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 )

    A.禁止捕鱼

    B.及时捕捞小鱼

    C.及时适量捕捞成鱼

    D.大量投放鱼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生物入侵

    B.退耕还林还草

    C.乱仍废电池

    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污染中,不属于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哪一项?(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草原沙化            D.臭氧层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B.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人口的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D.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自动调节能力

    B.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结果

    C.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倡导“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我们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 )

    A.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

    B.利用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C.利用水力,修大型电站

    D.修建核电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①~④标号处填上文字(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图中②、③两处的生物是固定不变的吗?        

    (3)事实上,生态系统中的几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的关系。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         部分,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属于最高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                      

    (4) 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动植物还能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吗?          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6分):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大鱼

    小鱼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小鱼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 E代表5种生物)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6分):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2)图中A是指              ;C所含的能量通过         的呼吸作用散失。

    (3)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       进行,它们共同将生态系统的_______联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5分):

    (l)图中B是指     ,D是指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②]    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请据图回答:(每空或每问1分,共8分)

    ⑴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      ,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       制造的。

    ⑵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      ,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⑶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