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解释不一致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等物质,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 乙二醇形成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
    B 食盐水溶液能够导电 食盐在水中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C 一杯蔗糖水,上部与下部一样甜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
    片;隔绝空气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三层
    B.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C.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D.可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四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7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全国108个城市倡导绿色出行,苏州市区从早上6时至晚6时许,监测站每个小时传来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均为优,最可喜的是下午的空气质量明显比上午好,“说明无车日对控制汽车尾气排量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你认为空气质量改善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少了
    B.空气中二氧化氮少了
    C.空气中烟尘少了
    D.空气中一氧化碳少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食物腐烂
    C.纸张燃烧
    D.钢铁生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氧具有助燃性
    B.金属铁的锈蚀说明氧气有氧化性
    C.用纯氧炼钢,可提高炉温
    D.没有氧气不能燃烧,氧气是重要的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该微粒的原子中有12个中子
    C.它有2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液氧
    C.氯化钠
    D.金刚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水洗涤衣物不容易洗净
    B.硬水通过蒸馏可以得到软水
    C.硬水烧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D.硬水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海口和三亚市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①污水排入大海 ②随意丢弃方便袋 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禁用含磷洗衣粉⑤可在沿海沙滩烧垃圾( )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同学对水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下列总结: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③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水能与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
    ④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 )

    A.甲瓶没有任何变化,乙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
    C.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瓶变瘪,乙瓶外形不变
    D.甲瓶变瘪,乙瓶试液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5mL的18x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将白磷放人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荚,观察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l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动到约( )

    A.1mL刻度
    B.5mL刻度
    C.9mL刻度
    D.8mL刻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组装而成,该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该装置制取的气体不能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C.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将一个仪器中的气体“捕捉”到另一仪器中
    D.该装置也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有①液氧  ②海水 ③空气  ④水银 ⑤蒸馏水  ⑥氯化钠晶体  ⑦干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4)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①接通直流电源后,B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极,C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 气
    ②C、D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③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④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
    失误的实验 失误的原因 答案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底炸裂
    (3)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
    A、集气瓶底没有留水或细沙
    B、没有加催化剂
    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请用微粒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汞,由许许多多的汞__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______.
    (2)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是因为______.
    (3)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甲,可判断方框横线上填的数字是______.
    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乙,可判断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填符号)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完成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横线上注明反应类型(选填“化合”或“分解”)或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温下制氧气的反应: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的主要要求为:①不得呈现异色;②不得有异嗅异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④水应澄清透明.净化水时,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______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后两个指标可以通过加入混凝剂反应、沉降,然后通过______(填操作名称)而达到.
    (2)化学指标中含有液体的硬度一项.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Ⅰ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请你回答:
    (1)装置中有一处错误,它是______,其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此发生装置在实验室还可用于制取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小明在复习时注意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对这两种物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比较: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用图Ⅱ装置来干燥并收集.从收集装置看,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氧气和二氧化碳虽然都含氧元素,但在化学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请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化学性质上的一个不同点: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雨、小晴等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计算:
    (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①四氧三化铁
    ②碱式碳酸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6)[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_;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7)[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荆.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