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多选题 7 题,单选题 13 题,实验题 1 题,解答题 1 题
困难题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多选题 共 7 题
  1. 如图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落台后恰好在等高处水平越过球网,过网时的速度方向均垂直于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网时球1的速度大于球2的速度

    B. 球1的速度变化率小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

    C. 球1的飞行时间大于球2的飞行时间

    D. 起跳时,球1的重力功率等于球2的重力功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第一次在水平力F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P点运动到Q点,第二次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从P点静止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点,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A. 第一个过程中,力F在逐渐变大

    B. 第一个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变

    C. 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

    D. 在这两个过程中,机械能都一直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0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到距B点所在水平线的最大高度为处(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则(    )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C.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D. 小球第二次在空中能上升到距B点所在水平线的最大高度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A. 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B. 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C. 地面对斜劈M的支持力始终小于(M+m)g

    D. 物块m向上和向下滑动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A、B两物体质量均为,通过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相连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为重力加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 刚施加力的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B. 刚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C. 刚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D. 刚离开地面时,的加速度为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已知斜面倾角θ=300,小物块A的质量为m,小物块B的质量为0.8m,小物块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小物块A距离定滑轮足够远。开始时,小物块A和小物块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小物块A,然后松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松手瞬间,小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g/6

    B. 松手后,小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

    C. 小物块B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D. 小物块A能够上升到的最高点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4kg,现用水平力FA推A,用水平力FB拉B,FB和F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A、B脱离之前,它们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B. t=4s时,A、B脱离

    C. A、B脱离时,它们的位移为4m

    D. A、B脱离后,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3 题
  1. 老鼠从洞口出发沿直线远离洞口,速度大小与离开洞口的距离成反比,即rv=A,A 为一个已知的定值,单位为m2/s.这个运动不是匀速直线,也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下图,中学物理没有给出相应的规律,但我们可以类比用v − t图线求“图线下面积”从而求位移的办法,根据r 与1/v成正比或v与1/ r成正比关系,通过求下列图线中某一条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求得老鼠从某点P(离洞口rP )运动到(离洞口rQ )的时间.那么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图线是(   )

    A. 把横坐标换成v,把纵坐标换成1/r

    B. 把横坐标换成r把纵坐标换成1/v

    C. 把横坐标换成1/v,把纵坐标换成r

    D. 横坐标换成1/r,把纵坐标换成v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一固定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   )

    A. 滑块不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

    B. 固定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

    C. 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有关

    D. 传送带速度v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质量M=1kg的长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A=2kg和mB=1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

    A. 若F=5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 若F=6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 若F=7N,物块A将会相对木板滑动

    D. 无论力F多大,B与长木板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倾角的斜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在从0逐渐增大到6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 F先减小后增大

    B. F先增大后减小

    C. F一直增大

    D. F一直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7年6月15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慧眼”被成功送入轨道,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慧眼”是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这意味着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下列关于“慧眼”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动能可能会缓慢减小

    B. 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轨道高度可能会缓慢降低

    C. “慧眼”卫星在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D. 由于技术的进步,“慧眼”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可能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2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t0到达最高点,之后返回。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的位置,c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空气阻力不计,则人(   )

    A. 从p至c过程中人的动能不断增大

    B. 从p至a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守恒

    C. 从p至c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性绳弹力所做的功

    D. 从a至c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增加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并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Q间的弹力逐渐增大

    B. 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 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D. Q受到P和MN的合力逐渐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刚性圆环套在粗糙的竖直固定细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细杆的直径,圆环的两边与两个相同的轻质弹簧的一端相连,轻质弹簧的另一端相连在和圆环同一高度的墙壁上的P、Q两点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起初圆环处于O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原长为L,细杆上面的A、B两点到O点的距离都为L,将圆环拉至A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对于圆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环通过O点的加速度小于g

    B. 圆环在O点的速度最大

    C. 圆环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圆环在B点的速度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里约奥运会我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女排队员“重炮手”朱婷某次发球如图所示,朱婷站在底线的中点外侧,球离开手时正好在底线中点正上空3.04m处,速度方向水平且在水平方向可任意调整.已知每边球场的长和宽均为9m,球网高2.24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了使球能落到对方场地,下列发球速度大小可行的是

    A. 22m/s   B. 23m/s

    C. 25m/s   D. 28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所示,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B. 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

    C. Q1和Q2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强度方向都指向Q2

    D. P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   )

    A.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

    B.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是

    C. 若改变F的大小,当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测定一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完成实验。图中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0〜20,2 A)。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电流传感器1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电流传感器2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图乙为该同学利用测出的实验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将通过电源的电流当成等于I2,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阻 r=______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考虑系统误差,根据(2)中数据处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 时F的大小恰为2mg.求:

    (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时间.

    (2)到物块B刚要离开C时力F所做的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