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填空题 9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牛奶变酸    C.干冰升华   D.风力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     B.氯化铁FeCl2     C.氢气 H2      D.食盐 Na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表明,青少年大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中钙的流失。这里所说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营养素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A.油脂        B.水        C.糖类      D.蛋白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变化要消耗空气中氧气的是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               B.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C.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      B.NH4NO3      C.K2SO4       D.Ca(H2P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食醋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大理石              D.金刚石、高锰酸钾、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将碳酸钙加水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一氧化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水是一种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组物质,均为可燃物的是

    A.氧气、白磷、红磷              B.红磷、大理石、甲烷

    C.煤气、二氧化碳、铁丝           D.白磷、红磷、铁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海底世界动物园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硫酸锌溶液、铁和铜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

    B.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C.用蘸水和酒精的两个棉花团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做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D.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滴有品红的水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说明铁具有可燃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O2(H2O)—用生石灰             B.NaCl溶液(KNO3)—降温结晶

    C.CaCO3粉末(Na2CO3 )—加水过滤      D.KCl溶液(K2CO3)—加适量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现有锌、铜、银三种金属,要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好使用的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锌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 53.9 g KNO3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的关系,不正确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该固体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酸钠                 B.一定含氢氧化钙

    C.一定含氧化钙                 D.可能含碳酸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 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 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A.图1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图2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图3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圈4表示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7分)通过化学学习.更理解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现有H、C、N、O、K 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1)最常用的溶剂:        

    (2)可做食品袋填充气体的单质        

    (3)可用作化肥的盐        

    (4)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5)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6)H、C、O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用这三种元素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7)请用上述五种元素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甲烷(CH4)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         ,0.1mol含有     个甲烷分子,质量为          g。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5)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6)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为20 g时对应的温度为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9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2)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3)液态的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脂肪合称为油脂,其含有           元素。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4)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____。

    ②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           溶液除去。

    ④“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5分)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       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       ,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为证明是否有该物质,可在U形管中加入           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9分)在实验室制取了两瓶常见的无色气体,放置在实验台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气体可能是        ,推断的理由是       。B气体可能是         (写一种)。

    (2)请设计实验验证所推断的B气体,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写出实验室制取B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以及所需的仪器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7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图l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     (填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6分)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1)由实验l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判断的理由                       ,在判断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后,进一步可推测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2)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3)分别向实验1和实验2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4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过程中,若收集到氧气3.2g时,其物质的量为         mol。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此时质量分数增加的物质是          ,当它的质量分数不在变化的实验判断依据是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图2中仪器a、b的名称:

    a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2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

    (5)取少量烘干后二氧化锰放入盛有一定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此反应说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后不变的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在烧杯中的盛有10g HCl和B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处理完。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