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null 2 题,选择题 2 题,填空题 4 题,简答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40

    6

    16

    A.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 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燃料燃烧

    C. 橙汁榨汁   D. 品红扩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焦炭用于炼铁

    C. 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 干冰用作制冷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木炭:发出红光

    B.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休

    C.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收自古代创名“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 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73

    D. 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哈罗单车”进入无为,方便了无为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复季气温的升高,“哈罗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停止运动

    B. 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分子质量变大

    D.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属于氧化物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 它们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 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氧气、二氧化碳、海水

    B. 单质:氦气、铁、氮气

    C. 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 氧化物:水银、二氧化锰、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从图中获得的一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 乙发生了氧化反应   B. 甲是还原剂

    C.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 高层建筑物起火即乘电梯撤离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 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熟词,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 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 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 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 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家用LED台灯常用到砷化镓(GaAs),已知砷化镓中Ga的化合价为+3价,则As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铝元素_____;   ②2个硅原子_____;③3个氮分子_____;④碳酸根离子______⑤标出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

    ②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________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

    (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家庭生活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_______(填序号).

    A、电费   B、水资源费   C、自来水水费   D、污水处理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最的2倍;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燃冰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_____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________+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请计算:

    (1)尿素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3)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5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