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摒弃(bŒng)

    狙击(z“)

    糊风筝(h’)

    喁喁私语(y’)

    B.发酵(ji„o)

    蹊跷(q‰)

    白炽灯(chŒ)

    不稂不莠(li‚ng)

    C.瓜蔓(w„n)

    果脯(f“)

    呱呱叫(g‘)

    流水琤琤(ch…ng)

    D.执拗(ni”)

    坍圮(p‹)

    漂白粉(piƒo)

    愀然作色(qiƒ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镇           平心而论      交头结耳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装帧           事必恭亲      知人论世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歉收           学贯中西      谈笑风生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首饰 要言不烦    寥若晨星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前,首都师范大学第三届文化创意大赛拉开帷幕,各院参赛作品异彩纷呈,给观 众 带来了视觉的盛宴,更令观众感受到文化的 。

    ② 4 月 18 日,“2011 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在“院士专家扬州行” 主题活动中,当地 18 家企业与院士专家签订了合作 。

    ③日本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频发国, 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 洋海域 3 月 11 日地震属浅源地震, 破坏性较大。

    A.熏染   协议   因为 / 所以    B.熏陶  协议   况且 / 因而

    C.熏染   协约   况且 / 因而    D.熏陶  协约   因为 / 所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耕耘,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 献;他们言传身教,培育出一代代德才兼备的新人。

    B.在学习各地先进学校办学经验的过程中,一大批薄弱学校发生质的飞跃,办学成绩脱 颖而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C.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也是一门世界性的表演艺术,但以我 国 表演形式最为多样,浩如烟海。

    D.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 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歼 20 试飞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工位于世界一流水平,这不但使民航机市场看 到 了收复失地的曙光,而且使国产战机确保了国土制空权。

    B.最近两年来,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政府特别关心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 油等农副产品的有关问题。

    C.商务部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中称,截至 2009 年底,中国累计 向 161 个国家及 30 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 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伏羲文化略论                                  贾书君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八卦,开启了中 华

    民族的文化之源。《周易》、《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礼记•    礼运

    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 龙 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 维 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另外,传说伏羲还确立了天文历法,发明网罟,教 民渔猎,养六畜,造琴瑟,作音乐等。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文明和文化初创时的贡献。另一方面是表现在民族因缘的凝聚上。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载:“上古男女 无 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姓氏的 主 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惧 不殖也”,而各个部族间相互通婚混血,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太昊伏羲氏还赋予我 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转•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 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 , 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因此,我们可以说,太昊伏羲是 人 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和确立起来的中华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作为民族文化之源的伏羲文化,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从身 体

    力行到抽象思维,从蛇图腾到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从单一部族到多民族大融合,伏羲作 为“有圣德”的民族领袖和创世英雄,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 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确认伏羲的始祖 地 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 外同胞的共同情感,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 团结、祖国统一。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 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 需 求。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0 年 1 月 1 日,有改动)

    1.本文认为“伏羲”是中华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象征,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项是

    A.伏羲八卦中蕴含了“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

    B.伏羲“正姓氏,制嫁娶”,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

    C.太昊伏羲氏糅合许多不同的图腾,赋予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

    D.《伏羲考》中龙图腾的形成论证——中国人有了“龙的传人”的共同名字。

    2.下列关于“伏羲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奠定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

    B.伏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

    C.伏羲文化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

    D.伏羲文化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的源流发展过程,是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有记载的典籍来看,中国历代学者对于伏羲文化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 推溯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B.据历代典籍记载,伏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确立了天文历法,发明 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造琴瑟,作音乐等。

    C.伏羲与伏羲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初创时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 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D.目前 , 我国的学术界加大对伏羲文化的研究力度,在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弘扬民族文 化方面和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 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 吃 饭。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 常 激动。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       亲  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       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       亲  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       胤  爸爸!我是阿胤。

    父       亲  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       亲  我说……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       亲  这实在是太好了!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我 已

    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

    么?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 贤一郎不睬。

    父       亲  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       是。

    [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贤一郎       (口气坚决地)放下!不能给他敬酒!

    母       亲  贤儿!你在说些什么呀?

    [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       (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 ! 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

    父       亲  (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       (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 手

    到筑港去投海。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我 也

    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       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       (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在我的脑

    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 地

    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 折

    也偷去了。

    新二郎       (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  已经老了么?

    贤一郎       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 现

    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       亲  (色厉内荏地)贤一郎!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 一郎       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 权

    利!

    [ 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       亲  好吧,我立刻就走!无论落到什么地步, 我还能混上碗饭吃。 新二郎 请等一下!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       新二郎!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你想想,是谁 把 你抚养大的?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应当说我才是你和 阿

    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 断

    绝来往!

    新二郎       可是…

    贤一郎       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我晚上连觉 也 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       亲  (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好,我走啦!阿贵,保重吧! 新二郎       (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不是还没吃晚饭么?您有地方去吗?

    父       亲  (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 不 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么!(望

    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       亲  (哀求地)贤一郎! 阿  胤  哥哥!

    贤一郎       阿新!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 新二郎 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       (惊慌)怎么,没找到?一定能找到的!

    [ 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地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1.贤一郎说:“我们根本没有父亲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4 分)

    2.请简要分析舞台说明中“色厉内荏地”的作用。(4 分)

    3.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请简要概括。(4 分)

    4.结尾部分贤一郎的转变是否显得突然?请结合剧情进行探究。(6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秩序不断被打破、新的心理秩序不断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的内心会焦灼痛苦, 特 别是文化人。鲁迅小说《风波》有个细节,某人进城被剪了辫子,回去后家里陷入大的 恐 慌:没有辫子怎么活啊?我非常钦佩鲁迅捕捉历史细节的能力,辛亥革命最形象化的“ 影 响”都在这个辫子上了。

    ⑤陕西文坛尽管是“群雄逐鹿”,但近些年很少有人拿出像《白鹿原》这样厚重斑斓 、 在海内外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巨作。陈忠实深有感触地说:“作家有一桶水,才能给读者提供 一碗水。要当一个好作家,就得走进生活,这是写作的法典。一些新锐作家把写作当成 游 戏,一年出几本书,而且很畅销,这是快餐书,吃过即忘。而真正作家的书应该经得起 人 们细嚼慢咽,经得起长时间的感受回味。”

    ⑥回忆起自己 12 年前写《白鹿原》的情景,一切历历在目:“我躲在乡下一间小屋 中 整整四年,没有干扰,没有城里的是是非非,当地农民都很淳朴,从不问你在写什么, 这 就是一个作家最好的写作环境了。”陈忠实笑说:“当了作家反而彻底回到了农村,很多 人 都以为我失踪了,后来打听到我在写长篇,就议论猜测在写什么。我捂得严严地不说。 在 我的感觉里,写作就好比蒸馍,馍不熟时不能揭锅。”

    ⑦这让我想起了时下的许多艺人,作品还没有完成甚至根本没有动笔,就大张旗鼓 地 造势宣传。读者和观众翘首以待了许久,看见的往往是一个夹生的馒头。

    ⑧据说写《白鹿原》时,为晚上能休息好,陈先生想出的法子——沽二两酒。有一 口 没一口地喝,渐渐有了酒瘾。两年前,他来武汉的那次聚餐中,与十来人,交杯碰盏。 末

    了,还能泼墨弄诗,此海量,非比一般。可惜没见他喊一段铿锵秦腔,那该是怎样的一 种 雄浑、高亢!

    ⑨毕竟有十多年没长篇问世了,读者不免要关心这件事。陈先生说不是他不再热爱 写

    作:“写作就是世界上最令人愉悦和有幸福感的事情!就像肚子里有蛋的母鸡,你就算把它 放到草窠里它也能下蛋;当然,如果这母鸡肚子里根本就没蛋,你把它放在皇帝的牙床 上

    也没有用。”“我会用心去写,写到我变成植物人,如果是那样,只要有思维,我还会写。”

    ⑩面对这样的作家,等待一辈子,你难道会不愿意 ?

    (节选自《优秀人物散文》,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第③段举了陶渊明的例子的用意何在 ? 请简要回答。(4 分)

    2.请解释第⑤段中“作家有一桶水,才能给读者提供一碗水”这句话的含义。(4 分)

    3.文中第⑦段写“时下的许多艺人”的表现,有何作用 ? 请简要分析。(4 分)

    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陈忠实的写作,你是否愿意等待一辈子?请 简述理由。(6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

    郑州之管城。晋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梁、晋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自干化后,常与

    晋战,屡困庄宗①于河上。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 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 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

    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

    备公之事。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 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②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 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 :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 云召之。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 。及破南城, 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 善 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岁久 磨 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 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 。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 枪”。 画已百余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尤区区如此 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 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节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庄宗:指唐庄宗李存勖。 ②末帝:指梁末帝。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为勇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彦章“智勇”的一组是

    ①晋人独畏彦章          ②屡困庄宗于河上     ③独公奋然自必

    ④不知书,其语质    ⑤及破南城,果三日  ⑥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国末年,奸臣赵岩执掌国事,王彦章等大臣老将因为受他人的诋毁而愤怒,产生 了懈怠之心,导致河北之地尽失。

    B.作者编撰《五代书》的时候,对王彦章的事迹感触颇深,想把他的传记写得完备一 些,可惜史料残缺,不能如愿。

    C.作者从王彦章之孙处得到王氏家传,从中掌握了许多资料,而这些资料在旧史中没 有,作者通过这些史料对王彦章更加佩服了。

    D.作者在铁枪寺看到王彦章磨灭的画像后,虽然让人进行了修复,但他认为,王彦章 义勇忠信的精神才是他“不泯”的根本原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 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7 分)

    (2)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3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两首诗同是写“不遇”,但在感情上,孟诗复杂,贾诗深沉。请对此简要分析。(4 分)

    (2)作者“不遇”隐者,而隐者形象自明。简要分析贾诗所用手法和隐者形象。(4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 25字。(3 分)

    本报济南 4 月 12 日讯     体育测试何时纳入高考录取?12 日,在山东省国家教育体制改

    革试验区工作会议上公布的《2011-2015 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让这 个

    问题有了答案。

    从 2012 年开始,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状况和体育成绩将纳 入

    高考。《方案》要求“在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学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成绩的 状

    况”。今年 6 月开始,省教育部门将研究拟定具体方案。

    据了解,目前各地在中考成绩中大都加入了体育成绩,并且还有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 的

    日益重视分值增加的趋势,不少初中学校也因此加大了对体育课及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仿照下面的句子,分别以“家庭”、“课堂”开头,再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4 分)

    例: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①家庭     ②课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 年 12 月 21 日晚 10 时 40 分许,某大学副校长上课时,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 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

    间到晚 9 时 30 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 10 时 30 分。

    (1)请对该事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3 分)

    (2)请选择你认为表达不当的一方,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2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 教育家说:沉默是一种智慧。 诗人说:沉默是神(灵感)的来临的永恒仪式。 哲学家说:沉默就是面对灵魂中真正属于自己的重大问题。

    对此 , 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以“沉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