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B. 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④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 .凡尔登战役    B.库尔斯克会战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订协约  ③英法签订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

    ①和平、反对战争运动高涨 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

    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④民族复仇主义思潮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最大特点是

    A.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B.德意日结成法西斯联盟

    C.德日意法西斯到处侵略扩张           D.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这是七十年前的一幅英国漫画《三头怪兽》,这头怪兽是影射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反法西斯同盟

    D.轴心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                   B.①②

    C  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这说明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

    A.放弃绥靖政策            B.根据英国利益调整外交政策

    C.仇视社会主义苏联         D.对德国入侵苏联表示同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两幅图片是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A、英雄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83年的炎热秋天,西欧大陆20万民众在100多于米的跨国公路上,连成反对部署核导弹的“世界最长人链”,并得到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次和平运动的起因是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②和平运动参加者强烈反对美、苏两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

    ③欧洲这次和平浪潮影响世界各地

    ④在和平运动推动下联合国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

    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2分)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 材料一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她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关于这历史事件,上述材料在什么方面有相似(同)的记录?(2分)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6分)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这些措施”是指梭伦改革的哪些内容?“这些措施”又为雅典的何种政治体制民主化开辟了道路?(5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对秦国社会有何影响?(3分)

    (3)这两者的改革都为两国以后社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发展的方向。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对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方向有何不同?(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8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近代重大改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4分)。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对两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