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选择题 38 题,单选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8 题
  1.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冶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

    A. 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 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 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 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曾给孙中山去信,建议“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与此建议信直接相关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

    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 晚清时期   B.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内容摘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A. 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 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 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 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忽视了(  )

    A.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群众路线问题     D.独立自主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坚持“持久战”

    D. 实行人民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推动实业救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对下图所示事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B.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 推动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第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如图)。下列有关这两次武装起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次起义都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 都是中共独立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

    C. 起义之初都以攻占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D. 说明中共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主要意图是(  )

    A. 追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   B. 共同抗击法西斯,重建和平

    C. 推动中美建交,加强合作   D. 倡导国共合作,抗战建国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这说明卢沟桥事变(  )

    A. 推动国民党响应共产党   B. 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C. 标志着正式对日本宣战   D. 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同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A. 一二八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表1的数据最能说明(  )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94%

    中方

    6%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日方

    56%

    中方

    44%

    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

    武汉会战前

    40公里

    1939年底

    200米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表1: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的攻防数据表

    A. 日本速决战的企图被打破   B. 日本攻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百团大战的效果显著   D. 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不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表明

    A. 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

    B. 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 国内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D.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 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 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 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于(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井冈山时期   C. 延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