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1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洗(zhuó)变(tuì)戏(nüè)慰(jiè)

    B.镶(qiàn)据(jié)匀(chèn)造( yì)

    C.鸣(háo)取(dì)璀璨(cuǐ càn) 笨(zhuō)

    D.痛(chì)斑(lán)告(qìng)然(m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断壁残垣别出心裁小心翼翼吹毛求疵

    B.锲而不舍惨无人道言不由衷一泻千里

    C.眼花缭乱焕然一新壮志难酬一愁莫展

    D.再接再厉谈笑风生通宵达旦前仆后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如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幽香清冽

    B.清冽醇厚幽香

    C.醇厚清冽幽香

    D.清冽幽香醇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知识:(3分)

    1.《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________,绰号是________。

    2.《名人传》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书中写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________

    贝多芬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 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自居易《观刈麦》)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经常借月亮抒发情感。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贬谪远方朋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人,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________,________。 (3分)

    ①要活出简单来不容  ②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

    ③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④要活出复杂来却简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目前,频繁发生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物种减少等生态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扩大地球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这不仅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人类生存条件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中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开展三十年,累计植树已经达到588.96亿株。但中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状况较差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全民植树造林应真正落到实处,不仅做到人人植树造林,还要做到人人植树护林。

    材料三:2010年5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参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他在发表演讲时表示,我国是汽车大国,销量增长速度惊人,最晚2011年就能实现75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案。(2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6分)

    把茄子认真演好

    张颖异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于是,从山东淄博农村老家来到上海找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他这个仅有高中文凭的年轻人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眼看带来的钱就要用完了,他心情非常郁闷。由于他身高一米八三,长得也很精神,最终,在老乡的帮助下,他去了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做保安。

    做保安,不但值班辛苦,挣钱也不多,还非常“受刺激”,因为整天看着业主们住豪宅开好车,他心情特别不好,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没有什么干头,越想越觉得活得很憋屈,于是,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的。

    后来,他被安排到一栋楼的大门口值班。见他工作没有精神,整个人显得自暴自弃,一天,住在这栋楼的一个电影导演从他面前经过的时候,停了下来,导演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句话,他的脸一下子红了,然后连连冲导演连连道谢。

    从此,他工作认真起来,执勤的时候,遇到老年业主出入不便,他总是热情地过去搀扶。遇到下雪天,他总是大清早起来,把整栋楼的周围清除得干干净净,业主们看在眼里,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个保安工作真是负责,一些业主就开始给小区物业公司打电话表扬他。

    他值班的时候,不但围绕着这栋楼巡视,还经常仰起头向上看,看看这栋楼的高层住户家里有没有异常情况。同事都觉得他工作认真得过分了,根本没有必要向上看,也不嫌脖子疼!上面除了阳台还是阳台,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他觉得一个好保安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应该多方面观察。他不顾同事的嘲笑,值班的时候,依然抬头用眼睛警惕地扫视这栋楼的高层。

    一天, 当他习惯性地仰头张望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新情况:十三层,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身子正吊在阳台的外面,两手抓着阳台的水泥护栏,情况非常危急!孩子的力量很有限并且也难以持久,随时都有坚持不住而松手坠落的可能,他以惊人的速度飞奔过去,站在孩子的正下方。就在他刚刚到达这个位置,两手再也支撑不住自身体重的孩子坠落了下来,他眼睛死死地盯着快速下落的孩子,伸出胳膊去接。孩子掉下后,砸在他伸出的双臂以及肩膀上,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的巨大冲力,他被砸晕在地,但是,这个三岁的女童只是受了点惊吓外,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的皮外伤。

    后来经过了解,这个女孩的母亲见孩子在熟睡,于是悄悄地出去到市场买菜,没有想到,她走后,孩子很快醒了,孩子找不到妈妈,很着急,在慌乱中,居然爬过阳台的护栏,出现了惊险的一幕……

    小区保安惊险救女童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又通过报纸传遍了整个城市,他一下子出名了。他工作的物业公司见他工作这么认真,平时的口碑也非常好,临危的时候表现得如此果断勇敢,于是,提拔他为保安队长。

    当了保安队长后,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小区巡逻,以前对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登记只是流于形式。他做了保安队长后,对来客登记加强了管理,并且亲自抽查监督来客登记情况。从此,小区的治安彻底好了起来,他做保安队长后,小区再也没有发生过入室盗窃的情况。

    很快,他这个保安队长就出了名。一家物业公司见这个小伙子工作如此认真负责,就聘请他过来作副总,负责小区的安全保护以及小区停车场的管理。

     一个月薪九百的普通保安经过六年的努力,成为了月薪八千的物业公司副总,当初那个导演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导演当初是这么说的:“小伙子,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这句话说得非常对,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保安之后,保安队长、负责安保的物业公司的副总等角色,真的都来找他了……

    1.本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简要概括。(3分)

    2.“一天, 当他习惯性地仰头张望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新情况”,其中加点的“习惯性地”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最后一段的画线句 “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耐人寻味,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本文的题目“把茄子认真演好”,有哪些妙处呢(3分)

    5. 若文中的导演是位著名的画家(音乐家、建筑设计师、教授……),他会怎么鼓励小保安呢?(3分)

    导演说:“小伙子,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

    _____说:“小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深层海水的利用

    ①众所周知,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殊不知海水本身也是海洋宝藏之一。海洋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若能充分利用深层海水,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②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深层海水大量存在于距陆地5000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地方。在这样的深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合成速度,使作为“肥料”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大都被保存下来,因此它的营养十分丰富,这就为深层海水的利用提供了条件。

    ③同时,深层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气象条件的影响,会自然涌升到海面上来。在茫茫大海上,这种被称为“涌升海面”的地方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1%,但却集中了海洋鱼类资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奥秘就隐藏在深层海水里:当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深层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类得以更快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饶的“肥料”。研究表明,涌升海域和一般海域在鱼类产量上的差距极为惊人,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沿岸海域的上百倍,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如果人类能制造“涌升海面”,将使深层海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可能给海洋渔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④深层海水还是一种几乎没有被污染的水,病菌极少。深层海水营养盐浓度是表层海水的5倍,而细菌含量却只有表层海水的1/10甚至1/100。

    ⑤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已成为一种奇妙的“绿色药品”。医生们用深层海水治疗先天过敏性皮炎,只要在患处涂上深层海水,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据统计,使用深层海水进行治疗的患者,约有60%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不过,医生们尚不清楚究竟是深层海水中的什么成分在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⑥洁净的深层海水还引起了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利用深层海水来生产豆腐;酱油、咸菜等,不仅发酵过程加快,而且口感更好。这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有些化妆品生产厂家也跃跃欲试,计划利用深层海水开发新一代化妆用品。

    ⑦深层海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蔚为壮观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⑧生生不息的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

    1.第③段中与划线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划线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2.第⑤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2分)

    3.文中第④段划线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1分)

    4.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它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5分)

    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资源。

    B.人工制造“涌升海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深层海水资源。

    C.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保存下来。

    D.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③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2分)

    (1)无从书以观(      ) (2)慕圣贤之道。(      )

    (3) 媵人持沃灌(  )         (4)夜昏怠(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 食不给,啖粥而读。

    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4.你从作者的读书成才的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_____________,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______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2分)

    2.尾联用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50分)

    任选一题。

    (1)题目:抵御诱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向________敬礼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