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关于“工具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B.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C.DNA连接酶可用于任意两个DNA片段的拼接

    D.胰蛋白酶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细胞中淀粉酶的加工与内质网有关

    B.吞噬细胞对大分子抗原的摄取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与B淋巴细胞相比,效应B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D.毛细血管壁细胞内靠近血浆和组织液的两侧,线粒体都分布较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右图为人体进食后,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可引起下丘脑某区域兴奋

    B.该营养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血浆,导致AB段上升

    C.BC段下降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D.CD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肝糖元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有甲、乙、丙三只大鼠,甲鼠体内含有大量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乙鼠先天性胸腺缺乏,丙鼠正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鼠体内的胰岛素属于抗原

    B.乙鼠免疫功能缺乏,抗病毒能力弱

    C.丙鼠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甲鼠的尿液在试管中与斐林试剂混合,经沸水浴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科学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的基因,“放入”棉细胞中,然后培育出了抗虫棉植株。下列有关抗虫棉植株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用鸟枪法提取抗虫基因

    B.用同种限制酶对供体细胞DNA和质粒切割,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C.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抗虫棉细胞中,前者基因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

    D.要提高抗虫物质的合成速率,只能对抗虫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修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萌发,获得了大量正常生长的幼苗,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玉米幼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

    (2)兴趣小组将同质量的大豆和玉米种子磨成匀浆,各取2ml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发现加入________种子匀浆的试管中紫色较深。

    (3)兴趣小组制作了大豆叶片的横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叶肉细胞相比,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种过大豆的土壤培养大豆幼苗时发现,培养在经过高温灭菌土壤中的植株,比培养在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的植株长势要差,很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高温灭菌的土壤中。

    (5)兴趣小组将长势良好的各一株大豆幼苗和玉米幼苗根部固定在完全培养液中,置于同一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保持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培养了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幼苗最先枯萎死亡了,主要原因是玻璃罩内缺乏________。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利用NADP+形成NADPH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若突然用黑布遮住玻璃罩,短时间内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5的含量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4分)生物学家用基因工程构建的某“工程菌”,经发酵可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图是用大肠杆菌构建的“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甲)和生长速率变化曲线(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该“工程菌”所依据的变异来源是,与人体细胞结构相比,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无________;与人体细胞内的生长激素基因相比,该“工程菌”细胞内的人生长激素基因不含________。

    (2)生物学家配制了一种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经分析发现,尿素是唯一氮源,这种培养基从用途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甲曲线的b时期是________,在这一时期的后段,大肠杆菌死亡率________繁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大肠杆菌产生的人生长激素在乙曲线的(填字母)时期大量积累,属于代谢产物,合成它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5)在工业发酵上常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在生产上,这种方法_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了甲曲线的C时期,提高了发酵设备利用率,但更新培养基的速率过快会使活菌数大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在研究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此法培养来测定细菌生长曲线所需的相关数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