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两物体A和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作用
    D.受重力、地球给它的吸引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磁单极子“是指只有S极或N极的磁性物质,其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物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试图用实验证实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如图所示的实验就是用于检测磁单极子的实验之一,abcd为用超导材料围成的闭合回路,该回路放在装置中,可认为不受周围其它磁场的作用.设想有一个S极磁单极子沿abcd的轴线从左向右穿过超导回路,那么在回路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B.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bcda流向的感应电流
    C.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D.回路中形成先abcda流向后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长为L,在顶端A点水平抛出一石子,它刚好落在这个斜面底端的B点.则抛出石子的初速度v为( )

    A.cosθ
    B.cosθ
    C.sinθ
    D.sin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从A处竖直向上进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进入电场时小球的动能为4J,运动到最高点B时小球的动能为5J,则小球运动到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时的动能为多少( )

    A.4J
    B.14J
    C.19J
    D.24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方框中a、b接线柱输入电压和c接线柱输出电压如图所示,则方框中的电路可能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2sin(50πt)A
    B.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C.该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2.82A
    D.若该交流电流通过R=10Ω的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20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跟该F-t图象相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收音机电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需要把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入下一级,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虚线框a和b内只用一个电容器或电感器,那么( )

    A.a是电容器,用来通高频阻低频
    B.a是电感器,用来阻交流通直流
    C.b是电感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
    D.b是电容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发射后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200km的工作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月球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外的月球重力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O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次数 运动状态 水平拉力F/N
    1 静止 3.62
    2 静止 4.00
    3 静止 4.02
    4 匀速 4.01
    5 匀加速 5.01
    6 匀加速 5.49
    (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______N;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3)实验次数6中监测到的加速度a=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0洛阳市第二中学高考电学实验题预测)小明同学是一位电学实验爱好者,他向老师要了好多电学实验器材(见表2),准备来探究一段某种材料的电阻,表3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他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大约每隔2分钟测量一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方框内画出小明实验的电路图;(电路中不需要的器材不要画在图中)
    (2)在方格纸上作出电阻丝的U-I图线;

    表1
    器材编号 器材名称 规格
    1 电流表 0.6A/3A,内阻 小于0.1Ω
    2 电压表 3V/15V,内阻大于9kΩ
    3 学生电源 使用3V直流
    4 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25Ω
    5 开关 /
    6 导线 /
    表2
    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1
    2 0.40 0.04
    3 0.80 0.10
    4 1.20 0.22
    5 1.40 0.30
    6 1.60 0.40
    7 1.80 0.56
    (3)由序号为5的这组数据计算出电阻丝的电阻测量值为R=______Ω,如果考虑到电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则此时电阻测量值R跟电阻真实值R相比较,应是R______R;(选填“>”、“<”或“=”)
    (4)所画出的U-I图线是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据此材料的特性可以用来制成______传感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电阻R1=8Ω,电动机绕组电阻R=2Ω,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2.88W;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2W.若电源的电动势为6V,求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一个利用压力差来测量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在一个具有坚硬外壳的长方形盒内的上、下底板上各装配一个压力传感器A、B,其间用一轻弹簧将一个物块顶在传感器A上,弹簧的下端抵在传感器B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A、B传感器示数分别为30N、50N.从t=0时刻起实验装置沿竖直方向开始运动,将两个传感器送出的压力数据记录下来,得表.(g=10m/s2
    t/s 1.2 1.4 1.6 1.8 2.0 2.2
    A/N 30 9 6 3
    B/N 50 50 50 50 50 53 56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通过必要的训•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装置在竖直方向做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吗?
    (2)求被卡在弹簧和传感器A间的物块的质量m.
    (3)求1.4s末实验装置运动的瞬时加速度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绘出了某汽车刹车到停止时刹车痕长度(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v为车速,s为刹车痕长度.
    (1)尝试用动能定理解释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的关系图线.
    (2)若该汽车发生了车祸,交通警察要根据碰撞后两车的损害程度(与车子结构相关)、撞后车子的位移及转动情形等来估算碰撞时的车速,同时还要根据刹车痕判断撞前司机是否刹车及刹车前的车速.若估算出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km/h,碰撞前的刹车痕为20m,则车子原来的车速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间距为d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放置在导轨上,在外力F作用下从t=0开始运动,其速度规律为v=vmsinωt,不计导轨电阻及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原磁场的影响,求:
    (1)电阻R上的发热功率;
    (2)从t=0到t=π/2ω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虚线为相邻两个匀强磁场区域1和区域2的边界,磁场的方向都垂直纸面向里.区域1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区域2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3B/4.两个磁场区域的宽度都是d,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沿垂直于区域1边界的初速从A点射人区域1并进入区域2,最后恰好未能穿出区域2,求此带电粒子的速度.(不计粒子重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甲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在只研究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d=0.9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1.4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0.45m,质量m=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所用的时间0.7s,为了简便起见,可以认为在该过程中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该过程中杠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空气阻力不计,g取l0m/s2,则
    (1)估算在从发力到支撑的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vm
    (2)求F-t图象中F的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