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A.中共成立     B.抗战胜利    

    C.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阶段特征是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交通运输业       B. 重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鞍册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钢产量中国要15年赶超英国的是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 “大跃进”运动   D. 中共八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农业合作化完成

    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D.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赎买政策     B.实行股份制    

    C.廉价收购     D.无偿没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C.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等口号出自

    A.“大跃进”     B.“一五计划”    

    C.“文革”     D.“三大改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一次会议确立一个坐标”,中共十三大确立的坐标是

    A.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文革结束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成曾讲到,“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民主政治建设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1954年毛泽东

    (1)材料中的“会议”及“新胜利和新发展”分别指的是什么?

    问题二  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嚆(hāo)矢(注: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嚆矢,哪些错误导致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问题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收集整理材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请仿照示例,根据提示再用另外一种方法,对以上图片进行分类:

    【示例】按时间分类,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图一、图二、图三   改革开放后:图四

    (1)【提示】按对农村生产力或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的影响分类,可分为:

    促进农村生产力或农村经济发展:          阻碍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两次“分田”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你认为这两次“分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第一次“分田”:         第二次“分田”:

    两次“分田”最大的不同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必将在创新中逐步实现。观看以下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小岗村农民立下的生死状          图二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图三  新时期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图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1)以上图片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哪些创新性成就?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图三和图四是城市改革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成果之一。选择城市改革的一个时期指出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