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朗陵令,知名当世。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官令。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太祖以彧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唯严象为扬州,韦康为凉州,后败亡。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或,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以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妾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荀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B. 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C. 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D. 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孝廉”是对举人的雅称。

B. “河朔”中“河”指黄河。“河朔”在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C.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的去世。

D. “谥”,即谥号,一般是评价其人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的一种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彧才能卓异,受人看重。他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颙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很看重他。追随曹操后,曹操更是夸他是自己的张良。

B. 荀彧善于谋略,知人善任。他深得太祖信任,太祖征战在外,军国大事都要与荀彧商量。荀彧推荐的人都得到了重用,而且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是称职的。

C. 荀彧目光敏锐,洞察人心。太祖被张绣打败后,看了袁绍的信很生气,行为举止与平索不同。众人认为是因为败于张绣,他则认为太祖有更深的忧虑。

D. 荀彧明辨时局,见识过人。他将太祖与袁绍进行比较,认为太祖具有度量、谋略、武力、仁德等优势,只要用好这四大优势来辅佐天子,扶义征伐,必获他人追随。

4.把下列课本中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乃幽置武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